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国产料位激光测距传感器CD-30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武汉辰龙天和科技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CD-30
  • 所  在  地武汉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7/2/7 11:39:55
  • 访问次数498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武汉辰龙天和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大道654号武汉客车厂旁,下设激光测距传感器事业部检测仪器设备事业部两个部门。 

   传感器事业部有一只专业的管理团队和研发中心,并依托武汉大学资源优势合作研发电子产品、自控系统和监测系统等。公司专注于激光测距传感器及其配套解决方案的研发和运营,目前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是国内专业的激光测距传感器的研发和运营团队。
   检测仪器事业部主要经营 无损检测,建筑检测,电力检测。 事业部以专注事业,精益求精为服务宗旨,热诚为各新老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激光测距仪,激光传感器,LDS30激光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
本公司生产的辰龙牌CD-30激光测距传感器具有高频测距,高精度,测量地址,测距范围可设的经济、耐用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它采用优质光学系统,进口高性能器件,精密结构及人性化的操作软件使各类高难度,恶劣的工业环境物位,料位的测量得已实现。适合*在线监测使用,而且我公司免费提供在线监测系统方案,可指导施工等。本公司产品为自行研发,可按功能为客户订做1. 地址可设,且可多机总线传感器可以设置的不同的地
国产料位激光测距传感器CD-30 产品信息

国产料位激光测距传感器CD-30简单介绍国产激光测距传感器CD-30是RS232串口输出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可以通过RS232串口电脑,实时在线显示一、产品简介:本公司生产的辰龙牌CD-30激光测距传感器具有高频测距,高精度,测量地址,测距范围可设的经济、耐用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它采用优质光学系统,进口高性能器件,精密结构及人性化的操作软件使各类高难度,恶劣的工业环境物位,料位的测量得已实现。适合*在线监测使用,而且我公司免费提供在线监测系统方案,可指导施工等。本公司产品为自行研发,可按功能为客户订做。 产品特点:国产料位激光测距传感器CD-30二、产品特点1. 地址可设,且可多机总线传感器可以设置的不同的地址(zui大可以设置249个不同的地址),用于多机单总线组网 (适用于RS485和RS422总线)。2. 无线与有线自由切换传感器可以直接做成无线通讯方式,免去您布线的麻烦。而且本公司提供与传感器配套的外置无线模块,可以让您在无线与有线之间自由切换3.传感器可以加工为全密封,方便您野外使用。4.输出模式多样,灵活切换传感器具有模拟量有四种电压三种电流输出方式,模拟输出值不但可以对应任意一段距离,而且还能够反向输出,在使用中更加灵活。具有开关量输出功能,而且开关输出点,开关输出状态均可通过命令进行调整。更可有达1A的带载能力。传感器数字接口形式有RS232,RS422,RS485可以任意切换。 5.软件控制外部触发与命令测量传感器有外部触发(外部触发使能时,自动进入连续测量状态),和命令测量(上电后,进入待机状态,等待命令进行相应操作)两种状态。方便用户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6高频测量,频率可设传感器连续测量状态下,数据返回时间间隔可以调整,其调整范围为0.1S – 105S。7.工作温度范围广 传感器可加自动恒温装置,此时传感器工作温度可以扩展到-40度到60度(如需要更大 的温度范围,请在订货时加以说明)。三、技术参数产品型号CD-30测量范围0.05--30m重复精度1.5mm测量频率5HZ-50HZ分辨率0.5mm激光等级II级,635nmIP等级IP65工作电压0-30V工作温度-20℃-50℃ 存储温度 -20℃-70℃ 输出模式RS232.RS485.RS422.开关量。PNP.NPN等等重量160g 尺寸40*130*55mm 四、产品应用1.桥梁静态挠度在线(无线)监测系统2. 隧道整体变形在线(无线)监测系统,隧道关键点变形在线(无线)监测系统3. 液位,物位,料位在线(无线)监测系统4.平衡监测系统5.运输、吊装等行业的定位,报警系统6. 厚度尺寸监测系统7. 矿井电梯,大型液压活塞高度监测,定位监测系统8.干滩,尾矿等在线(无线)监测系统9. 三点法测量直径10. 测量树木,电线杆等高度11. 其他应用

在找 国产料位激光测距传感器CD-30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