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酸碱循环泵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淄博鲁明泵业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IHF50-32-1
  • 所  在  地淄博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7/4/21 14:21:38
  • 访问次数481
产品标签:

耐腐蚀离心泵耐磨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淄博鲁明泵业有限公司,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中国泵都—博山,西临滨博高速,交通十分便利。 我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泵类产品制造型企业。

产品主要有三大系列:屏蔽泵、磁力泵、氟塑料泵。屏蔽泵,是机电一体泵,双层保护,安全性很高的耐腐蚀泵,特别适用于:剧毒、易燃易爆、高真空等工况,衬氟磁力泵,是将磁力泵的过流部件衬氟,是强耐腐蚀、无泄漏泵的较好方案,氟塑料泵主要过流部件采用金属嵌件外包氟塑料高温压制成型,是强腐蚀工况,*的耐腐蚀泵。

 鲁明泵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农药、冶金、纺织、环保、水处理等领域。并对产品技术不断研制开发、升级,使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工厂技术、产品质量始终在国内同行企业的前列。  鲁明人以“强化质量管理、满足顾客要求,打造企业品牌”为质量方针,秉承追求*、扎实、奉献为企业精神,以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满意的服务取信于广大用户。

屏蔽泵,衬氟泵,氟塑料离心泵
IHF氟塑料离心泵按国家标准设计,适用于-20℃~200℃温度的条件下*输送任意浓度的各种酸、碱、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泵体采用金属外壳内衬氟塑料(F46),叶轮及泵盖等过流部件均采用金属嵌件外包氟塑料合金一次性高温模压成型。
酸碱循环泵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酸碱循环泵(IHF氟塑料离心泵)
一、产品概述:
    IHF氟塑料离心泵按国家标准设计,适用于-20℃~200℃温度的条件下*输送任意浓度的各种酸、碱、氧化剂等多种腐蚀性介质;泵体采用金属外壳内衬氟塑料(F46),叶轮及泵盖等过流部件均采用金属嵌件外包氟塑料合金一次性高温模压成型。IHF氟塑料离心泵集合了多种化工泵优点,因其泵体采用金属外壳内衬氟塑料明显地增强了泵体机械强度及耐压性,采用后开门结构,一人便可轻松进行内部日常检修和零件更换,无需拆卸泵进出口管道.实际使用显示该泵具有噪音低、耐腐、耐磨、机械强度高、运转平稳、结构*合理、密封性能可靠、拆卸检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二、机械密封的选择:
   IHF氟塑料离心泵采用目前zui为*的外装式四氟波纹管机械密封,其特点是能补偿泵轴的径向跳动,单端面密封外装式、易装卸、工作状态直观,耐腐耐磨密封性能好,拥有多层保护,延长了机封使用寿命;对于输送含杂质颗粒介质时,可配用无冷却水单端面硬对硬(碳化硅对碳化硅)机械密封,强碱与氢氟酸等特殊腐蚀性介质配用无压烧结碳化硅密封,所以用户选型时需考虑到介质中的固体含量.
三、产品用途:
  IHF氟塑料离心泵的耐腐和耐磨性已得到实际使用的证实和广大用户的*认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腐蚀性介质输送、离子膜烧碱项目中的氯水废水处理和加酸工艺、有色金属冶炼中的电解液输送、汽车制造中的酸洗工艺,及制药、石油、电镀、染料、农药、造纸、食品等行业,在-20℃~120℃温度条件下*输送任意浓度的硫酸、盐酸、氢氟酸、硝酸、王水、强碱、强氧化剂等强腐蚀介质而毫不受损,是目前zui受使用单位欢迎的泵类设备之一。
四、型号意义(例:IHF50-32-160A):
IH----标准化工泵系列代号  F----泵过流部件为聚全氟乙丙烯制造
50----进口直径(mm)    32----出口直径(mm)
160----叶轮名义直径(mm)   A----叶轮经*次闺切割
型号 
IHF32-25-125AIHF32-25-160AIHF40-32-125AIHF40-32-160AIHF40-32-160AIHF50-32-125AIHF50-32-160AIHF50-32-200AIHF50-32-250AIHF60-50-125AIHF65-50-160AIHF65-40-200AIHF50-32-250AIHF65-50-125AIHF65-50-160AIHF65-40-200AIHF65-40-250AIHF80-65-125AIHF80-65-160AIHF80-50-200A
IHF80-50-250AIHF100-80-125AIHF100-80-160AIHF100-65-200AIHF100-65-250A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酸碱循环泵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