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富士AC伺服系统 FALDIC-α系列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北京荣兴电机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品       牌
  • 型       号FALDIC-α
  • 所  在  地天津市
  • 厂商性质代理商
  • 更新时间2022/3/3 8:07:25
  • 访问次数321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进入展商展台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本公司自1989年创业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工业自动化技术,为各有关企业介绍国外新型自控产品,协助搞好产品设计开发工作。多年来本公司广泛服务于各行各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本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成为日本富士电机工控产品香港及中国地区*一级代理商。美国快达固态继电器、日本高温导线、等世界自控器材的代理商。由于公司直接从生产厂家订货,所有产品无论在价格、交货期及技术服务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同时本公司不定期邀请国外公司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探讨,提高工业自动化应用水平,为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作出更好的服务。
富士温控表,富士变频器,富士伺服系统,富士PLC,富士触摸屏,富士多回路温度模块
具有1秒钟600次的正反转响应,用编程软件可进行伺服电机的容量选定、试运行、检修维护、故障诊断等综合支持。
富士AC伺服系统 FALDIC-α系列 产品信息

AC伺服系统 FALDIC-α系列
 
AC伺服系统 FALDIC-α系列
 特点
  • Fine
    具有1秒钟600次的正反转响应(频率应答600Hz)、定位控制时间1ms的控制性能。而且和低惯性伺服电机(GYS系列)组合,可在高容量、高转矩运转的机械上使用。
  • Friendly
    用编程软件可进行伺服电机的容量选定、试运行、检修维护、故障诊断等综合支持。
    标准装备控制电源输入用端子,易于维护,在切断动力电源状态下也可进行维护。

     
  • Flexible
    伺服电机带有INC/ABS共用的节省接线的16bit串形编码器。
    编码器的接线有电源线2条、信号线2条共4条线。而且和伺服放大器、电机组合后,在标准(同一容量)组合以外的电机也可不改变设定运行。
    上位接口包括[DI/DO]、[RS485],以及本公司*的SX总线、T链。
  • Facility
    备有3种伺服放大器及2种类型的伺服放大器将应用范围扩大。而且也可应对海外规格。

 主要内容
■概要
●伺服放大器
可从3种控制功能中选择.
1.RYS-V类型:脉冲列/速度控制型
       (Velocity)
根据上位控制器的脉冲指令、模拟量速度指令运行。
(Line Motion)
RYS-L类型:内藏直线定位功能
(Rotation)
滚珠螺钉、有槽导轨、小齿轮等的结构可构成直线定位系统。
RYS-R类型:旋转分度功能内藏型
可构筑ATC、工具仓库、移动机器等分度系统。
●伺服电机
可从2种类型中选择。
GYS系列:低惯性类型
和老型号(GRH系列)相比法兰尺寸减小到1/2、保持大能量,但可以放到原来放不下的狭小空隙中。
GYC系列:中惯性类型
和老型号(GRH系列)相比厚度尺寸减小到1/2、伺服电机后部可以*放到机械内部。
●编程软件
备有可直观操作的伺服系统开发软件(CD)。
参数编辑
不仅可进行参数改写、复制,还可自动根据机械规格选定参数。
监控
可进行速度、位置、转矩波形等的监控。(图形显示)。
故障诊断功能
报警发生时的原因推测,可在[不能运行]时进行诊断,可使用照片、图解、文字进行故障原因判断。

■FALDIC-α系列在4个[F]的概念上,提高基本性能,备有高效的编程软件,备有现场即时进行机械自整定的功能。可实现设定时间的短缩、机械性能的向上。

■规格概要
 
(放大器)
适用电机输出[kw] 0.05~5.0[kw]
输入单元 单相 100V:0.05~0.5[kw]
3相 200V:0.05~5.0[kw]
速度控制范围 1:5000(额定负载)
频率数应答 600Hz(JL=JM条件)
负载惯量 电机负载惯量的100倍以下(速度控制时)
过载能力 300%/3s 450%1.5s
(电机)
容量[kw] GYS系列:0.05~5.0[kw]
GYC系列:0.1~2.0[kw]
转速(额定/zui高) 3000/5000[r/min]
保护 全封闭,自动冷却(IP55)
监测器 16bit 串形编码器(ABS/INC共用)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富士AC伺服系统 FALDIC-α系列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