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生物质锅炉除尘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泊头市通用除尘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沧州市
  • 厂商性质其他
  • 更新时间2019/5/30 13:21:09
  • 访问次数325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泊头市通用除尘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以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为主导的生产体系,并按ISO900标准建立了从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今后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拥有CAD工作站和设计,销售,财务等计算机管理网络,并具有一套切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为公司与接规和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司注册资金3690万元,现有职工450人,其中40人有中高级工程师职称。总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000万元,拥有通用设备200余台套,以及完善的检测手段和检测设备,能独立冲、压、磨、铣、车、刨、龙门吊吊装。本企业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设计中心拥有微机和绘图设备20余台套并和各大高校,科研元气联网定期进行技术交流。通过对美国富乐、日本、小野田、丹麦史密斯,德国鲁奇等技术消化吸收,实际的工程参数,采用一厂一设计,一系统一设计,使上述技术在我国各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在山水集团,冀东水泥集团、邢台钢铁、邯郸钢铁集团、南风化工集团、天津水泥厂,北京浅野公司,北京三菱重工(日本)、攀枝花安宁铁钛公司、枣庄丰源集团,锡井洁特华东耐火材料厂等企业的环保工程上深受用户好评。且多年来设备运转正常,远低于国家制定20mg/nm3的排放标准。

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
生物质锅炉除尘器其处理的工艺是,将每台锅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分别进行处理。锅炉产生的烟气。粉尘由吸尘管道进入旋风除尘器,此时烟尘中的大颗粒在旋风除尘器的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大颗粒粉尘由旋风除尘器排出,细小颗粒粉尘进入布袋除尘器。经过滤袋过滤,通过脉冲吹打将粘附在布袋表面的粉尘先集中在除尘器的灰斗内,利用下料控制器进行回收或利用。经布袋除尘器处理过后的净气通过风机由烟囱排入大气。经过布袋
生物质锅炉除尘器 产品信息

  生物质锅炉除尘器其处理的工艺是,将每台锅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分别进行处理。锅炉产生的烟气。粉尘由吸尘管道进入旋风除尘器,此时烟尘中的大颗粒在旋风除尘器的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大颗粒粉尘由旋风除尘器排出,细小颗粒粉尘进入布袋除尘器。经过滤袋过滤,通过脉冲吹打将粘附在布袋表面的粉尘先集中在除尘器的灰斗内,利用下料控制器进行回收或利用。经布袋除尘器处理过后的净气通过风机由烟囱排入大气。经过布袋除尘器对锅炉含尘烟气的处理,可减小烟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达到清洁的生产目的。根据该公司要求,我公司提出以下设计方案。
二、设计依据、原则及要求

1、除尘设备设计及选型遵循“技术*、经济实用”的原则;
2、选用的除尘器设计合理、实用、可靠、*,具有运行平稳、低阻、低能耗、清灰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3、设计要做到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2.3、设计要求
1、选用的排放标准是《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颗粒物粉尘(其它)排放其周界外浓度***高允许排放为30mg/m3。
2、噪声符合《机械设备噪声标准》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3、粉尘的捕集率必须达到95%以上
三、设计方案
2.1、生物质锅炉除尘器除尘方式选择
1、旋风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低,已广泛用来从气流中分离固体和液体粒子。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
2、袋式除尘器
随着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袋式除尘器以其除尘效率高、运行稳定的特点,成为目前国内外***为常用的除尘方式,其除尘效率一般均大于99%,可处理不同粒径的粉尘。袋式除尘器按清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振动、气流反吹式和脉冲喷吹三种。机械振动清灰常用于小风量的除尘器。气流反吹式清灰效果较机械振动好,所允许的过滤速度较低,因而设备规模较为庞大,设备压力损失较大,占地面积较大。脉冲喷吹清灰能力***强,效果***好,可允许较高的过滤速度,设备压力损失较小,占地面积小,耗能较低。
综上所述,本设计方案选用脉冲袋式除尘器作为净化设备。可根据粉尘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不同的滤料,本设计选用PPS腹膜滤料。布袋上的粉尘利用压缩空气定时清灰,减小了粉尘的聚集,降低了袋式除尘设备的阻力

关键词:控制器
同类产品推荐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