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现货导热油循环加热反应釜转让,无需转让费用送货上门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成都信立制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成都市
  • 厂商性质生产厂家
  • 更新时间2019/6/4 8:21:44
  • 访问次数621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成都信立制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八年三月,是专业从事石油化工设备、制药成套设备及环保设备的制造企业,已取得A1 ,A2类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许可证编号:TS2210G34—2017)。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恪守规章标准,坚持许可制度;持续改进,安全可靠,质量*,用户*。”

我公司的质量目标是:“产品合格率*,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焊接质量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90%,无超次返修,力争焊接质量达同行业生进水平”。

质量管理方面,厂长*质保工程师全面负责产品质量管理、协调组织工作,确保公司产品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及质保体系的有效运行;通过制定并不断完善了《产品质量保证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确保了公司产品质量目标的实现。

公司厂长对质保工程师、材料责任人员、设计工艺责任人员、焊接责任人员、无损探伤责任人员、检验责任人员、压力试验责任人员及设备计量责任人员等质保体系人员进行了书面任命,并明确其工作职责及权限。

我公司加工设备装置齐全:在生产手段及检测设备方面,全厂拥有各类生产和检测设备近100台,如:行车、卷板机、剪板机、折弯机、弯管机、空气等离子气割机、电动切割机,自动抛光机及相对齐全的机加工设备;埋弧自动焊机、手工电弧焊机、氩弧焊机、CO2气体保护焊机;远红外加热器、自动热处理记录仪;压力试验用泵、电动、手动水试验用泵; X射线探伤机、超声波探伤机、磁粉探伤机、超声波测厚仪;焊条烘箱、焊剂烘箱、保温箱,除湿机,30mm×3000卷板机、40吨行调设施、整体热处理设施、喷砂喷丸设施等等;

公司拥有容器车间两个(厂房面积10000m2)、无损探伤站一个(面积300m3)、金加车间一个(面积850m2)、焊接试验室一个(面积20 m3)、焊材一二级库(面积50 m2)及各种材料库(面积800 m2)。

公司现有职工100余人,技术力量雄厚,下设“七科二室”,拥有工程技术人员30人,特种作业人员20人,且全部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等取得了相应资质证书并持证上岗。

公司材料供货商所供材料质量稳定可靠及时;外委设备整体热处理及理化试验单位为四川化机厂;外委封头压制单位为正武封头厂;外委计量检定单位为邛崃市技监局及中国技术测试院,我公司上述“外委单位”均拥有相应资质和相应的人力和技术资源,能够确保我公司外委工作质量

我公司在严把质量关的同时本着真诚合作,恪守诚实守信,服务周到、用户*的经营理念,愿同商界各位朋友携手共进共谋发展。

反应釜,压力容器,列管式冷凝器,不锈钢储罐,卧式过滤器,汇管,多功能提取罐,填料塔等
导热油循环加热反应釜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行业的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
现货导热油循环加热反应釜转让,无需转让费用送货上门 产品信息

 成旧的导热油循环加热反应釜,如果导热油使用不慎,很容易引起火灾。新型的该类反应釜,避免了这种弊端,我们来主要看看其原因所在:

 
电加热反应釜由于电加热管直接插在反应釜夹套内给导热油加热,夹套内的导热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会导致加热不均匀。采用导热油加热器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导热油处于循环流动状态,加热均匀。反应釜物料控温精度可达±5℃,并可实现智能化阶梯控温。
 
导热油循环加热反应釜(http://www.xnfyf.com/prodouct/hgcp/31.html)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行业的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导热油反应釜应用较多,一般在夹套中插入电热棒,用导热油传递热量.当温度高达300-400℃时,若使用普通导热油,存在着导热油严重结焦的问题,导热油使用寿命只有半年或一年便报废.
在使用反应釜的过程中应注意:
 
1,开始升温时,严格控制升温速度,尽量避免系统云行中急冷急热.
2,在系统中使用,需正压状态.3,在高温使用中,严禁水和有机类物质混入
同类产品推荐
在找 现货导热油循环加热反应釜转让,无需转让费用送货上门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