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介质过滤器
1.1 性能特点
多介质过滤器,又称机械过滤器,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固体颗粒。过滤器可去除水中大颗粒悬浮物,从而降低水的SDI值,满足深层净化的水质要求。该设备具有造价低廉,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滤料经过反洗,可多次使用,滤料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1.2 应用范围
广泛用于水处理工艺中,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电渗析、反渗透的前级预处理,也可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的除泥沙等。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约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这些微粒主要由泥沙、粘土、原生物、藻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浮于水流中导致水质浑浊。前过滤系列利用石英砂、无烟煤滤料、锰砂等不同介质及滤材,配合过滤设备,可将原水中的所有微粒、悬浮物、能见之沉淀物及泥垢过滤。系统配置完善的保护装置和监测仪表,且具有大流反冲洗及气水混合清洗功能,泥垢等污染物很快被冲走,耗水量少,具全自动功能。
1.3 原理:过滤器内装填精制的、具有良好级配的精制石英砂,采用不同大小的颗粒精制石英砂,从上到下、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当水从上流经滤层时,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质进入上层滤料形成的微小孔眼。受到吸附和机械阻留作用被滤料的表面层所截留。同时,这些被截留的悬浮物之间又发生重迭和架桥等作用,就好像在滤层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继续过滤着水中的悬浮物,这就是所谓滤料表面层的薄膜过滤。这种过滤作用不仅滤层表面有,而当水进入中间滤层也有这种截留作用,为区别于表面层的过滤,称为渗透过滤作用。此外,由于滤料彼此之间紧密地排列,水中的悬浮颗粒流经滤料层中那些弯弯曲曲的孔道时,就有着更多的机会及时间与滤料表面相互碰撞和接触,于是,水中的悬浮物在滤料的颗粒表面与凝絮体相互粘附,从而发生接触混凝过程。砂滤器的作用就是通过薄膜过滤、渗透过滤和接触混凝过程,使水进一步得到净化。主用于截留进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净化进水水质。
精砂过滤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反冲洗的强度问题。如砂过滤反冲不*,将导致上层滤砂结块,SDI(污染指数)升高,造成膜的污堵。精砂过滤器反洗后,投入使用,存在滤层表面膜面未形成,杂质易穿透,过滤效果不佳等因素。故采用低流速工作,以提高过滤效果,减少对后续工艺的影响。经过砂滤器原水浊度可降低至5mg/L以下,运行滤速10m/h。
1.4 对滤料的技术要求:
石英砂:符合原电力部DLJ58—81的要求,SiO2 > 99%;
空隙率:47-53%,盐酸可溶率≤3.5%,比重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