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公司|采购|资讯

Incoloy800H圆钢

参考价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 公司名称无锡国劲合金有限公司
  • 品       牌
  • 型       号
  • 所  在  地无锡市
  • 厂商性质经销商
  • 更新时间2019/8/20 8:57:43
  • 访问次数317
在线询价收藏产品 点击查看电话

联系我们时请说明是 智能制造网 上看到的信息,谢谢!

进口国产镍基合金、耐热钢铸锻件、无缝管、板材、棒材
Incoloy800H圆钢Incoloy合金:Incoloy800、Incoloy 800H、Incoloy800HT、Incoloy801、Incoloy825、Incoloy903、Incoloy907、Incoloy925、Incoloy926
Incoloy800H圆钢 产品信息

Incoloy800H圆钢
  国劲合金应用于高、精、尖领域,是电厂脱硫脱硝、石油化工装备、煤化工、化工、PTA、环境保护、海水淡.化、造纸机械、制要设备、换热设备、电化学、冶金、海洋平台、核能、造船、水泥制造、酸醋酐、制盐、体育休闲及板式换热器、波纹管膨胀节补偿器等行业重要的特种材料供应商。

NS系列耐蚀合金:NS111、NS112、NS113、NS142、NS143、NS312、NS313、NS315、NS321、NS322、NS333、NS334、NS336
精密合金系列:1J30、1J36、1J50、2J22、2J85、3J01、3J09、3J21、3J40、3J53、4J28、4J29、4J36、4J42、4J50、6J20、6J22
Inconel合金:Inconel625、Inconel625LCF、Inconel690、Inconel600、Inconel601,Inconel617、Inconel686、Inconel718、Inconel718
Incoloy合金:Incoloy800、Incoloy 800H、Incoloy800HT、Incoloy801、Incoloy825、Incoloy903、Incoloy907、Incoloy925、Incoloy926
Hastelloy合金:HastelloyB、HastelloyB-2、HastelloyB-3、HastelloyC、HastelloyC-4、HastelloyC-22、HastelloyC-276、Hastelloy C-2000
Monel合金:Monel400,MonelR-405,MonelK-500


含0.73%和0.95%Mo耐热钢的M23C6相粗大,并析出了脆性σ(Ni-Cr-Mo)相,含0.95%Mo的裂纹长为9.923mm。1200℃下各组耐热钢的氧化增重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氧化速率则均逐渐减小,且氧化速率随Mo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未添加Mo的耐热钢氧化膜呈尖晶石结构,氧化60h形成较为完整的氧化膜,60h后氧化膜开始剥落。含0.24%Mo的耐热钢氧化80h氧化膜完整,但存在裂纹和氧化孔洞。含0.49%Mo耐热钢氧化20h形成较为连续、致密、完整的氧化膜,80h时仍较为完整,100h后氧化膜厚约60μm,与基体的结合性良好。含Mo量为0.73%和0.95%耐热钢的氧化膜形成较早,但剥落也较早且不完整。未添加Mo的氧化膜含有Cr-O、Cr1.3Fe0.7O3、[Cr,Fe]2O3、尖晶石、SiO2、Fe3SiO4和Ni6MnO4等,含Mo耐热钢的氧化膜还含有MnO2和MnMoO4。五组试样均属抗氧化等级,其中含0.49%Mo的耐热钢氧化100h的氧化速度小,为0.4515g/(m2·h),高温抗氧化性能优。在1000℃外加载荷16MPa的条件下进行100h的蠕变试验,随Mo含量的增加,奥氏体耐热钢的抗蠕变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含0.24%Mo的抗蠕变性能优,伸长率小为0.03%。含0.95%Mo的抗蠕变性能差,伸长率为0.13%。Mo在蠕变中起到的有利作用是固溶强化、稳定碳化物和形成高温稳定的Mo2C和Mo2N,可提高材料的抗蠕变性能。综合Mo对炼镁还原罐用奥氏体耐热钢组织及性能的分析,建议在奥氏体耐热钢中Mo的佳添加量为0.24%0.49%。

在环境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的今天,为了提高发电效率,火力发电机组的蒸汽参数不断提高,对耐热钢的性能提出更严峻的考验。本文在现有成熟的T/P92铁素体耐热钢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Al和Ni组元,调整优化合金成分,期望可以得到具有更优异的高温性能的耐热钢。本文研究的四种试验钢根据Al和Ni的含量分别记为A#(0.89Al、3.64Ni)、B#(1Al、1.39Ni)、C#(2.93Al、7.09Ni)和D#(2.86Al、3.67Ni)。首先经过冶炼、锻造和固溶处理得到钢锭,然后通过热轧和冷轧得到4mm热轧板、2mm热轧板和1mm冷轧板。本文分析了试验钢的组织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的演变,测试了不同厚度轧制板的高温力学性能,对比了四种试验钢的组织和性能差异,探讨了其强化作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固溶处理后A#中形成以马氏体为主和铁素体为辅的混合组织;B#中只有马氏体板条;C#和D#中都形成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在后续的热加工过程中,各组试样的组织构成不变,只发生形态和数量的变化。(2)在热加工的过程中,四种试验钢的硬度不断升高。
轧制钢板的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B#>C#>D#>A#。B#的1mm冷轧板的显微硬度高达到550HV;C#的1mm冷轧板显微硬度次之达到527HV。(3)热轧钢板的高温拉伸强度与硬度值的变化规律*。冷轧钢板中A#和B#的强度和塑性与2mm热轧板相近。但是因为C#具有突出的第二相强化作用,与它的2mm热轧板相比,其强度提高了68MPa、达到507MPa,为所有轧制试样中高。所有轧制试样在高温拉伸试验中的断裂方式都是延性断裂。综合分析可知,C#的综合性能优异,这是因为C#中的合金渗碳体在铁素体基体和晶界上析出量高,起到的第二相强化作用明显;Ni还提高其塑性。这些保证了三种轧制处理后其强度和塑性都表现良好。而A#的组织为马氏体和铁素体,强度和塑性都较差;B#的组织为马氏体板条,强度好但塑性差;D#的组织是铁素体和少量渗碳体,强度较差但塑性好。
中国镁资源储量世界,原镁产量约占总产量的80%,我国的原镁生产98%以上采用硅热法,还原罐是硅热法生产镁锭过程中的重要部件。罐体的主流材料是奥氏体耐热钢,其寿命短,消耗量大。还原罐在11501200℃及抽真空的条件下*工作,工况恶劣,在服役时会出现氧化皮脱落、疲劳开裂和蠕变失稳,严重影响炼镁行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研究开发出优良性能的奥氏体耐热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ZG35Cr26Ni8NRE基础上添加Mo进行成分优化,利用OM、SEM、EDS和XRD、高温蠕变试验机等,分析Mo对还原罐用奥氏体耐热钢的显微组织、常规力学性能、抗热疲劳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和高温抗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未添加Mo的耐热钢基体组织为奥氏体,其晶粒尺寸较大,M23C6、M7C3、Cr2Fe14C和WC等第二相主要分布于晶界,少量分布于晶内。添加Mo后基体组织仍为奥氏体,但晶粒得到细化,并形成了颗粒状的Mo2C,二者随Mo含量的增加而增多,M23C6等碳化物则随Mo含量的增加呈长大现象。在热疲劳上限温度为1200℃条件下热循环80次,随Mo含量的增加耐热钢的抗热疲劳性能先升高后降低。未添加Mo的耐热钢裂纹长度为9.712mm。含0.49%Mo的耐热钢出现横向裂纹,碳化物弥散分布,裂纹短为5.619mm。

含0.73%和0.95%Mo耐热钢的M23C6相粗大,并析出了脆性σ(Ni-Cr-Mo)相,含0.95%Mo的裂纹长为9.923mm。1200℃下各组耐热钢的氧化增重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氧化速率则均逐渐减小,且氧化速率随Mo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未添加Mo的耐热钢氧化膜呈尖晶石结构,氧化60h形成较为完整的氧化膜,60h后氧化膜开始剥落。含0.24%Mo的耐热钢氧化80h氧化膜完整,但存在裂纹和氧化孔洞。含0.49%Mo耐热钢氧化20h形成较为连续、致密、完整的氧化膜,80h时仍较为完整,100h后氧化膜厚约60μm,与基体的结合性良好。含Mo量为0.73%和0.95%耐热钢的氧化膜形成较早,但剥落也较早且不完整。未添加Mo的氧化膜含有Cr-O、Cr1.3Fe0.7O3、[Cr,Fe]2O3、尖晶石、SiO2、Fe3SiO4和Ni6MnO4等,含Mo耐热钢的氧化膜还含有MnO2和MnMoO4。五组试样均属抗氧化等级,其中含0.49%Mo的耐热钢氧化100h的氧化速度小,为0.4515g/(m2·h),高温抗氧化性能优。在1000℃外加载荷16MPa的条件下进行100h的蠕变试验,随Mo含量的增加,奥氏体耐热钢的抗蠕变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含0.24%Mo的抗蠕变性能优,伸长率小为0.03%。含0.95%Mo的抗蠕变性能差,伸长率为0.13%。Mo在蠕变中起到的有利作用是固溶强化、稳定碳化物和形成高温稳定的Mo2C和Mo2N,可提高材料的抗蠕变性能。综合Mo对炼镁还原罐用奥氏体耐热钢组织及性能的分析,建议在奥氏体耐热钢中Mo的佳添加量为0.24%0.49%。
Incoloy800H圆钢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是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和我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包层模块的结构材料,针对CFETR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分及性能优化的特种RAFM钢,命名为CLF-1。本文采用光纤激光器对35mm CLF-1钢进行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获得了成形良好,无气孔、裂纹及未熔合等明显缺陷的激光焊接接头,系统研究了激光焊接接头自熔焊打底层及填丝层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对比了焊后热处理前后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碳化物析出相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CLF-1钢激光焊接特性,探索出15kW激光功率条件下可靠焊接的CLF-1钢的大板厚,确定窄间隙填丝焊接坡口钝边厚度,分析激光焊接接头各区域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优化设计坡口形状和尺寸,确定激光填丝焊接优化的窄间隙坡口形式;终对35mm CLF-1钢进行激光填丝多层焊工艺研究,通过改变激光光束离焦量,对激光束在待焊工件上的能量分布加以控制,获得佳焊缝成形。

在找 Incoloy800H圆钢 产品的人还在看
返回首页 产品对比

提示

×

*您想获取产品的资料:

以上可多选,勾选其他,可自行输入要求

个人信息:

Copyright gkzhan.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制造网-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对比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