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日前,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3D打印自扩张可生物降解支架,该产品适用于微创手术,能支持狭窄或微弱的病变心脏动脉,特别是儿童的心脏动脉。这种支架是用可被人体吸收的聚合物制成的,以提升身体的舒适度和接受度。
近日,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Tu / e)研究人员在《3D打印和增材制造》在线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3D打印自扩张、可生物降解支架的概念证明文章。该支架适用于微创手术,能支持狭窄或微弱的病变心脏动脉,特别是儿童的心脏动脉。
心脏病会导致斑块集聚,从而让动脉变厚或变弱。这款支架被用来打开病变动脉。在典型的支架安装中,一个气囊会被用来张开网状物质,并推开动脉中的集聚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架会被细胞吸收,从而成为动脉的一部分。之所以不直接移除斑块是因为这会对动脉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研究中,Tu / e团队去除了气囊系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能在动脉内自主展开的支架。这种支架是用可被人体吸收的聚合物制成的,而不是典型的镍钛(镍钛诺)金属,以提升身体的舒适度和接受度。
对塑料支架进行测试
使用典型的镍钛诺支架的设计参数,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塑料聚合物支架的计算机化的设计。通过模拟挤压测试,研究员不断修改塑料支架的设计,直到它的反应与镍钛诺支架的相当或更好。
随后,研究员在一台MakerBot Replicator 2X上FDM 3D打印出实验支架,原型使用的材料是FlexiFil,一种TPC(热塑性共聚酯)线材,具有与橡胶相当的柔韧性。FelixFil由Formfutura制造。
研究员对原型进行了多次测试,以评估其机械性能和生物降解性。他们将这些结果与在镍钛诺支架上的相同测试进行了比较,以确保适当的匹配。
在卷曲测试中,FlexiFil支架能被安装在理想的10mm直径中。加入水后,支架从一个刚性管中自动推出,并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形状。
为了确保支架会在体内生物降解,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个加速水解试验。他们将样品放在一个90℃的恒温水盆中。经过两周的体外水解后,支架上出现了更多的孔隙,这会促进细胞吸收。
超分子材料和未来的体内测试
在讨论中,研究人员提出进一步研究生物相容和超分子的,同时也适合3D打印的聚合物。他们还希望能在一个动物模型的体内测试柔性的TPC,并设定在生物环境中材料在16周后就会降解。
(原标题:科学家展示可生物降解的自扩展3D打印支架,用于小儿心脏手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