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强度达110MPa!华曙高科推出独创高性能碳纤复合PA6材料FS6130CF-F

强度达110MPa!华曙高科推出独创高性能碳纤复合PA6材料FS6130CF-F

2024-05-31 09:48:22来源:“华曙3D打印”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华曙高科3D打印材料阅读量:23654

导读:为满足市场需求,华曙高科面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行业,推出自主研发、市场独有的增材制造高性能碳纤复合PA6材料FS6130CF-F。
  在传统工程塑料市场上,PA11及PA12并不是主流材料,高熔点PA6和PA66才是应用更广,价格更具优势的尼龙材料,它们占据了整个尼龙PA(聚酰胺)工程塑料市场80%以上。相对于PA12材料,PA6具有更优异的机械性能、更好的耐热性,是汽车、电气、机械等工程领域耐受机械和热应力部件的首选材料之一。
 
  为满足市场需求,华曙高科面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等行业,推出自主研发、市场独有的增材制造高性能碳纤复合PA6材料FS6130CF-F,其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且能稳定成型,耐热性能优越、抗冲击性能优良、尺寸稳定性良好,能满足严苛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性能优势
 
  高性能碳纤复合PA6材料FS6130CF-F性能优异,具有比传统聚酰胺更高的刚度和强度,其强度达110MPa,模量10GPa,耐热性能HDT-1.8MPa达210°C,工件打印稳定,无翘曲,且3D打印时新粉添加比例低至20%(新粉:余粉比例2:8),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各行业高温、高强度、高模量应用场景。
 
  FS6130CF-F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性能,不易变形或破裂,确保工件长时间稳定使用,经测试其性能可媲美注塑PA6玻纤增强材料。
 
  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FS6130CF-F可实现部分“以塑代钢”,即以高性能碳纤复合PA6材料替代常规铝合金,可用于复杂结构的支架、受力件等工件。
 
  比强度是材料的抗拉强度与材料表观密度之比,比强度越高表明达到相应强度所用的材料质量越轻。优质的结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才能尽量以较小的截面满足强度要求,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小结构体本身的自重。
 
  “以塑代钢”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减重。采用FS6130CF-F打印的零件可比铝合金零件轻20%到30%左右,低车重可以带来更低的能耗。而且对于下摆臂等部件而言,减轻的是簧下质量,可以大幅提升行驶性能,使车身更为平稳,操纵也更为灵敏。
 
  与此同时,相比金属工件,FS6130CF-F工件不会传递共振,有利于减少恼人的异响,提升用户体验。
 
  自研高温3D打印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FS6130CF-F材料专为华曙高科Flight光纤激光烧结技术开发,可适配Flight HT403P-2、Flight ST252P设备。Flight光纤激光烧结技术能够在加工表面实现更均匀的能量分布,使材料烧结窗口更宽,实现更优质、更稳定的打印品质,兼顾生产型用户对效率、质量、成本的极致追求,助力产业化批量生产。
 
  为保证良好的烧结效果,华曙高科除粉体材料的升级外,还在自研开源平台上不断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高温3D打印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滚筒铺粉,打印成功率高
 
  采用滚筒铺粉方式,有效解决翘曲对高温材料打印的影响,对材料的适用性非常强,打印成功率高。
 
  八区温控,工件品质优良
 
  采用具有华曙高科知识产权的八区温控技术,确保设备热场均匀性与稳定性,保证加工质量。
 
  参数开源,工艺优化
 
  秉承开源理念,开放多类核心关键技术参数,用户可不断调整优化,以达到最佳打印效果。
 
  “以创新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化”,一直是华曙高科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目标。未来,华曙高科还将推出更多涵盖设备、工艺、材料的3D打印解决方案,与各行业用户共同拓展高温尼龙材料产业化应用,为产品研发与创新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