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机器视觉实现逆战 工业之眼有望贯穿AI全产业链

机器视觉实现逆战 工业之眼有望贯穿AI全产业链

2017-06-07 09:04:17来源:产业前线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阅读量:33498

导读:曾几何时,机器视觉——这项与机器人本为一家的技术,一度曾因识别率过低被嫌弃。一部分客户甚至认为机器视觉既没有人工准确度高,费用却比人工多,实在不是有必要的东西。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曾几何时,机器视觉——这项与机器人本为一家的技术,一度曾因识别率过低被嫌弃。一部分客户甚至认为机器视觉既没有人工准确度高,费用却比人工多,实在不是有必要的东西。
 
  近年来,国外巨头在机器视觉行业的布局尤为迅猛。苹果收购了印度机器视觉公司Tuplejump;英特尔收购了俄罗斯计算机视觉公司Itseez用于无人驾驶;就连亚马逊公司也收购了一支欧洲机器视觉团队用于无人机领域研究。为何众多巨头要一起扎推聚焦于机器视觉行业?一起来了解!
 
  机器视觉应用前景广阔
 
  曾几何时,机器视觉——这项与机器人本为一家的技术,一度曾因识别率过低被嫌弃。一部分客户甚至认为机器视觉既没有人工准确度高,费用却比人工多,实在不是有必要的东西。
 
  然而,四十年风水轮流转。
 
  时至今日,机器视觉技术不仅成功应用于等多个领域,并且应用范围还在逐步扩大。已由起初的电子制造业和半导体生产企业,发展到了包装、汽车、交通和印刷等多个行业。
 
  而随着科技业新技术迭出,机器视觉的应用领域新窗口还在被一一打开。从工业机器人、安防监控和工业检测再到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智能城市和物联网等,机器视觉在应用领域的存在感越发增强。这使得机器视觉技术不仅重回与机器人并驾齐驱的高尖水平,还俨然成了一项核心关键技术。而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无疑正是看中了该行业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
 
  事实上,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机器视觉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智能产线和智能设备中,机器视觉不仅可以使产品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质量更加稳定、更加。还可以使生产的柔性化程度、效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特别在一些不适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和大批量重复性工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视觉不仅可以保障人身的安全,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
 
  国内尚无各家抓紧提速
 
  受益于工业机器人的增温,我国机器视觉的发展应用在工业生产线上也迎来了新增长。2016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总额达到38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6%。而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机器视觉行业也在中国市场度过了发展的初时期,不仅纷纷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本土的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领域。
 
  2月13日,中国监控产品海康威视宣布,将在蒙特利尔建立研发中心,在硅谷建立研究所,彰显了其积极在“机器视觉”业务领域布局的决心;4月13日,百度宣布全资收购一直专注于机器视觉软硬件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xPerception;5月22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机器视觉技术商伟景智能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
 
  不过,不同于国外的是,国内机器视觉厂商尚无优势明显的。在需求增大,但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的局面下,谁能快速扩张,谁将会是明日巨头,依然值得期待。
 
  显然,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在很多领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不能到可以的跃变,现在已经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残酷竞争的阶段。很多原来使用的人工工序正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从而对机器视觉系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需求。
 
  而相比于人眼观测,机器视觉具有自动化、客观、非接触和高精度等特点。更为重要的是,机器视觉系统具备人脑的一部分功能,能够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处理并加以理解,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
 
  爆发式增长是机遇也是挑战
 
  目前,国内市场在运动控制、生产流水线、诊断、测试、数控设备等几个领域的应用需求都在迅速增长。同时,中国3C电子市场规模,在机器视觉产品的应用机会也在逐渐增多。
 
  不过,随着机器视觉软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机器视觉系统由于开发难、使用难、销售难等弊端,已较难满足行业需求。
 
  因此,对众多国内厂商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核心技术、打造品牌优势,以及发掘、培养人才,既是一道困难的主观题,也是一道必须解决的应用题。而面对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市场竞争,国内厂商企业到底应该如何把握当前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也同样期待他们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
 
  原标题:机器视觉实现逆战 “工业之眼”有望贯穿人工智能全产业链
我要评论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