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5月17日,民航局发布了《关于公布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的公告》,随后,大疆宣布将调整中国大陆地区的机场禁飞区与限飞区范围,以进一步规范无人机飞行。
近年来,无人机“黑飞”尤其是入侵机场净空保护区的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了机场的正常运营和旅客生命安全。6月6日,DJI大疆创新官方宣布,将于近期对大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机场禁飞区与限飞区范围进行调整,以响应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新公告。
5月17日,民航局发布了《关于公布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的公告》,整理并公布了大陆地区多个机场的限制面保护范围,规定“各类飞行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民航规章,未经特殊批准不得进入限制面保护范围”。
大疆公告称,将以民航局公布的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及容差缓冲区12个坐标点为基础,将民用航空局定义的机场保护范围坐标向外拓展500米,连接外围的8个坐标点形成八边形禁飞区,形成新的坐标点;坐标点之间的八边形区域为禁飞区。飞行器无法在禁飞区内起飞;从外部接近禁飞区边界时,将自动减速并悬停。以跑道两端中点向外20公里,跑道两侧各延伸10公里,形成大致为20公里宽、40公里长的长方形区域为限飞区(与禁飞区不相交的部分)。
以跑道两端中点向外20公里,跑道两侧各延伸10公里,形成大致为20公里宽、40公里长的长方形区域为限飞区(与禁飞区不相交的部分)。在限飞区中,飞行器的限制高度为120米。
使用DJI GO app操作的大疆精灵3系列、“悟”Inspire 1飞行器,其禁飞区、限飞区将采用圆形设计。以民航局提供的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12个坐标点为基础,将坐标点往外扩大500米,设计三个相交的外接圆,覆盖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这三个圆覆盖的区域为禁飞区。
以跑道两端中点向外20公里,跑道两侧各延伸10公里,形成大致为20公里宽、40公里长的长方形区域的外接圆为限飞区(与禁飞区不相交的部分)。在限飞区中,飞行器的限制高度为120米。
原标题:大疆更新多边形禁飞区策略:无人机再不能入侵机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