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以工业机器人为典型代表。近日,广东东莞机器人产业发展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国内制造业掀起了一场工业变革的新浪潮。“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以工业机器人为典型代表。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总产量达到 7.24万台,同比增长34.3%。2017年1-4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是35073台,同比增长51.7%,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高速发展,机器换人也随之加剧。那么,机器换人究竟是一个拉式需求,还是一个推式需求。究竟是机器换人导致一线工人下岗,还是因为找不到一线工人而寻求机器换人?或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者。
台达在做中国市场中长期规划时发现,目前根本不存在大批一线工人下岗的隐忧,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尤其沿海地区,一线工人供给是严重不足的。而真正令人担忧的,诸多企业正为弥补人力不足而盲目导入自动化装备,而人才培养理念没有同步革新。也就是说,滞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样让企业在导入工业自动化设备中,陷入低端应用的境地。
除了人才培养、用工荒等问题,机器人关键技术缺乏也是当前产业发展的致命伤。由于机器人产业的关键零部件没有实现国产化,直接导致机器人设备成本高昂且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面对重重挑战,机器人相关企业该如何应对?近日,广东东莞机器人产业发展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6月8日上午,智能机器人展览会——振宗机械展在厚街广东现代展览中心举行,东莞的智能制造设备与产品同场展示,吸引了众多与会者驻足。
那么,广东东莞智能制造设备是如何做到与先进水平相媲美的呢?当前,东莞聚焦发力智能装备制造业,从昔日的造产品、买设备、用机器,到今日的造机器、造生产线、造智能工厂,产业体系创新升级。
目前,广东省正在推进“机器换人”战略,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信息、家电、通信、装备制造业等产品规模已达3000多亿元,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将成为制造行业下一波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此外,东莞市政府还设立了“机器换人”专项资金,大力推动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并扶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各利好因素共同作用下,从大型的工业机器人到小小的零配件,一大批莞企凭借着敏锐的嗅觉,攻克一项项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技术,使国内制造业降低成本,实现自身发展。可以说,东莞的智能装备产业以竞合方式,在这轮人工智能的竞争中,探索前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