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公众担忧无人驾驶安全性 业内企业应该怎么做?

公众担忧无人驾驶安全性 业内企业应该怎么做?

2017-06-15 10:07:55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无人驾驶自动驾驶交通安全阅读量:43137

导读: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一直为公众所担忧,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相关企业没有做好宣传工作,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无人驾驶汽车的优势与安全性所在。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一直为公众所担忧,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相关企业没有做好宣传工作,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无人驾驶汽车的优势与安全性所在。近日,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就对硅谷“喊话”,呼吁硅谷应当站出来科普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关知识。
 
  日前,吉利欧洲研发中心执行官方浩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汽车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有助避免交通事故,到2020年甚至可以实现交通事故零伤亡。
 
  方浩瀚介绍说,通过在汽车中安装(自动驾驶)系统,比如传感器、雷达和读取交通状况的系统,我们可以在非常困难的交通状况下依然安全行驶,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事故发生,从而真正将交通事故的风险降至几乎为零。这就是沃尔沃提出2020年零伤亡愿景的原因。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促进交通安全性提升是业界的共识,但是民众对于这一技术的信心却仍未建立。鉴于自动驾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少人依然抱有怀疑或恐惧的心态。
 
  近日,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就公开呼吁硅谷应当站出来科普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关知识,帮助公众克服对人工智能技术掌控方向盘的恐惧心理。
 
  “很多技术来自于硅谷。”赵小兰在参加完底特律举行的一次会议后对记者说,“他们有责任向美国公众科普他们开发的这些技术,因为这些技术已超出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力。”
 
  赵小兰称,消费者缺乏认可可能会成为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大障碍。今年4月,市场研究公司J.D. Power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随着无人驾驶汽车越来越接近现实,美国人(包括年轻消费者)对它变得越来越恐惧了。汽车公司和科技巨头如Alphabet公司旗下的Waymo无人驾驶汽车部门和打车服务公司Uber,已开始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载有乘客的无人驾驶汽车了。
 
  “我希望美国出现一个繁荣的无人驾驶汽车生产行业。我希望硅谷阐述它们开发和推广的各种技术,以便让更多的人理解它们的技术如何提高安全性,减少死亡率以及帮助人们出行。”赵小兰强调。
 
  如赵小兰所说,美国硅谷聚集着大量致力于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科技企业。而“如果人类无法安全地驾驶,那么就不要人类来干这事儿”这一近年来全世界开始兴起的无人驾驶风潮的逻辑,也正是Alphabet(谷歌母公司)、Uber等巨头大力投资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初衷之一。
 
  无人驾驶汽车大的价值就在于更加安全,比如其拥有的智能感知车距功能可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同时能够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增加驾驶安全,有利于道路通畅。
 
  据专家介绍说,无人驾驶会让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比如人驾驶汽车,从看到紧急情况并踩下刹车一般需要0.6秒,而油压系统需要0.6秒让刹车发挥作用,总共是1.2秒的时间。而未来无人车整个反应过程只需要0.1秒到0.6秒,目前已经有无人车技术达到了0.2秒。加上未来电动刹车代替液压刹车,无人车有机会在0.2秒内紧急制动,这比有人驾驶的平均1.2秒快了整整1秒,1秒的时间往往可能是救命的时间。
 
  此外,驾驶员的安全视距一般在50米左右,而自动驾驶汽车安装有多种中远距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能实现200米以上的超视距扫描观测。更为重要的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车不会累、不会受情绪干扰、不会出现酒驾醉驾和开车时发短信、打电话等问题。无人车也更遵守交通规则,能够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
 
  谷歌旗下的Waymo此曾发布一份声明,声明中说:“自驾技术可以更安全地运输人员和货物,并每年减少数千起与卡车有关的死亡事故。”确实如此,美国每年因为卡车车祸导致4000人死亡,11.6万人受伤。
 
  所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无人驾驶汽车将极大缓解目前的交通安全状况,为人类带来更加安全的出行体验。但也如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所说,目前硅谷在宣传方面做的远远不够,其他国家也同样如此。未来,各国与各大自动驾驶企业应当进一步向公众宣传这一技术所能带来的巨大利好,这不仅将促进公众能够打消疑虑,更能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加速拓展。
我要评论
  • 中国首个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华为新一代ADS 4正式发布:4个配置 4大升级

    为了迈向L3,华为ADS 4带来了四大升级!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坦言,当下我们正处于L2到L3的过渡阶段。所谓L3,即有条件的自动驾驶。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自动驾驶
    2025-04-23 08:58:13
  • 周鸿祎直言:机器人研发难度远超自动驾驶

    周鸿祎表示,其实机器人技术比自动驾驶要难,自动驾驶的工作相对比较单纯,机器人在家里做养老、家政要求太复杂,而且机器人没数据,因为从来没用过。
    周鸿祎机器人研发自动驾驶
    2025-04-21 11:51:42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 南宁启动无人驾驶环卫清扫 推动环境治理革新

    据了解,该项目引入了5台无人驾驶清扫车。无人驾驶清扫车融合高精度环境感知与自主规划路径技术,能够应对复杂环境下的清扫作业任务,满足全天候自主化覆盖式清扫、自动对接充电加水、自动倾倒垃圾、自动躲避行人车辆等作业需求。
    无人驾驶环卫
    2025-04-10 10:10:24
  • 迎战“全民智驾”,陶氏公司携全域有机硅产品护航

    汽车加速向智能化迈进的过程中,有机硅材料又将发挥哪些作用?面对来自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化学材料公司陶氏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2025-04-01 11:34:22
  • 工信部副部长:加快自动驾驶产业化,将有条件批L3级车型准入

    自动驾驶的分类主要依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标准,共分为六个等级。其中,L3级别被定义为“有条件自动驾驶”,即在特定场景或环境下,车辆能够自主完成驾驶任务,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
    2025-03-31 11:43:5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