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不断下滑,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不断推进,机器人功能愈发多元化,机器人销售结构也在不断改善,总体上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开始出现了“五连降”。中国劳动力供给(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减少,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由此,我国的人口红利不断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低端产业用工荒不断加剧,这也直接促使众多企业纷纷引进现代化的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值此背景,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便于操作、品控稳定的优点也使得“机器换人”行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当前,上海、安徽、广州、沈阳等 20多个省市把机器人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推进发展,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企业数量超过800个。
如今,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机械加工行业、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打磨抛光、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诸多领域中。
不仅如此,未来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功能也将更加多元化。工信部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机器人产业研究室副主任卢月品说道,“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机器人功能更多元化,机器人销售结构正在改善,总体上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年均增速远高于全国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速。”
的确,正如卢月品所言,目前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态势愈发强劲,专业化分工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当前,国内已经形成了沈阳新松、广州启帆、安徽埃夫特、南京埃斯顿等一批工业机器人骨干企业。同时,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等机构的建立,也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正处于爆发期,未来的发力点必须根据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特点,选择细分市场推出一些性价比高的产品。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达到3.4万台。随着我国机器人行业技术的逐步成熟,“机器换人”趋势逐步加快,预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或将达到4.3万台,同比增长26.47%。
总体而言,随着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下降,未来“十三五”期间,机器人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国内机器人产业正面临加速增长拐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