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I芯片也正成为一项核心产业。近日,半导体制造商ROHM与新加坡性研究机构微电子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研发人工智能芯片。
半导体制造商ROHM与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简称“A*STAR”)下属性研究机构微电子研究所(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简称“IME”)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面向新一代工厂,联合研究在传感器节点上检测装置异常的人工智能(AI)芯片。
以往的装置异常检测一般是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大量信息发送到装置内的电脑或服务器后进行处理的。本研究旨在将以往通过服务器处理的异常检测算法搭载到半导体芯片上,在传感器节点内处理传感器信息,从而大幅降低系统整体的功耗,提供可用于所有装置的通用性极高的异常检测功能。
近年来,在制造业的工厂中,基于从装置的日志和传感器等获取的数据,提前检测到装置的异常“预兆”,以便在故障发生前采取修理和替代准备等措施的“预测性维护(Predictive Maintenance)”理念日益普及。这种预测性维护被广泛运用在用来感应装置状态的各种传感器及传感器节点、用来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的无线模块、以及用来处理数据的软件等IoT技术。特别是在软件领域,在以往统计处理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AI)衍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
然而,想要充分利用这类软件的成果,需要从传感器持续发送大量数据,当前存在的课题是,用于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1) 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持续发送大量数据时通信速度不够,可能无法应对未来增势迅猛的传感器数量。
在这种背景下,ROHM与A*STAR的IME联手,开始研究可实时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仅在检测到异常时将其结果发送到服务器的人工智能芯片。将ROHM独有的解析算法(融入了通过ROHM旗下工厂积累的大量数据实证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半导体电路技术(采用了IME和ROHM所擅长的模拟电路技术)相结合,集成到芯片中。(图2)这样一来,可进行微控制器和FPGA等现有处理系统无法实现的在传感器节点的处理,使无线通信网络构建更加容易,并可大大减轻服务器的负荷。另外,将其与ROHM拥有的传感器、无线模块和无电池通信技术EnOcean*2) 相结合,即可实现在所有位置轻松设置无线传感器节点。ROHM和IME旨在通过这项研究,为未来工厂的更新换代贡献力量。
原标题:ROHM和A*STAR的IME宣布联合研究人工智能芯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