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当前,亚马逊、淘宝等巨头引爆了一场无人实体店的购物狂欢。无人超市究竟只是新鲜感驱动下的昙花一现还是会成为像共享单车出行一样的新常态呢?唯有从技术和人心两方面出发,同时加以改进,才能让无人超市成为未来线下零售的主宰,而非兴勃亡忽的噱头。
主宰未来线下零售 无人超市还需克服这些痛点
近年来,线下零售业虽然被网购夺走了不少市场份额,但由于人们长期积累的消费惯性和对实体购物的不变热情,这一销售模式并没有走向消亡,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新变——无人超市。更为有趣的是,掀起这场革新的正是此前线下零售业的竞争对手——各大电商。在认识到线下零售不可取代之后,电商巨头们逐渐与其达成了妥协,进而开始以全新姿态向线下零售复归。
当前,亚马逊的Amazon Go、淘宝的“淘咖啡”以及缤果盒子、快猫、TakeGo等无人线下零售店或在试营业,或已正式开张,共同引爆了一场无人实体店的购物狂欢。然而,这一现象究竟只是新鲜感驱动下的昙花一现还是会成为像共享单车出行一样的新常态呢?业界对此尚无定论。毕竟,短期内迅速多座城市的无人超市虽然优势明显,但也痛点多多。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则很难想象无人超市能如传统实体店一样普及。
虽然无人超市的大亮点就是其先进技术营造的充满未来感的消费体验,但目前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仍是技术。无人超市的规模普遍较小,这一方面与试水期的阶段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受技术条件所限。更大的规模意味着更大的客流量,更大的客流量则意味着难度更高的监管工作。依靠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感应、非配合生物识别等技术支撑的无人超市,现在的容纳量不过数十名顾客,如果人数进一步增加,则无法保证系统的判断失误率、出错率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且运营成本也会过于高昂。又加之顾客素质尚不够高的客观现实,乱放商品甚至偷窃的行为也给无人超市的技术体系出了不小的难题。
一次次技术革命的实践表明,技术上的困难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们的努力下得到化解,而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却是长久存在的。无人超市目前还只是初露头角,就已经引发了人们的种种忧思。首先,无人超市是个有着明显的年轻人友好倾向的事物。尽管在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消费者看来,无人超市比传统实体店更为便捷,但是就是这几道便捷的无人购物操作程序,对中老年消费者来说可能会是不低的门槛。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老年人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消费主力军,如果不照顾好这一群体的购物体验,无人超市的推广之路能平顺吗?
其次,即使无人超市的购物程序终被改造得适用于各个年龄层的人群,但其提供服务的基础手段——个人信息的大规模采集仍会受到长久质疑。在传统的零售实体店内,顾客信息被大量浪费:消费者喜欢浏览的货架、容易吸引顾客做出购买决定的商品、年轻女性顾客频繁出现的时间段……没有传感器等技术的采集,这些数据便不能为商家所用进而调整商店布局增加盈利。然而,无人超市的问题恰恰相反,在收集顾客信息方面,其先进的技术可能做得太过了,以至于让人觉得隐私被侵犯。试想,如果进入超市后自己的目光之所向被实时监控、拿起又放下一件商品的次数被统计……相信不少人会心生反感,进而对无人超市望而却步。
无人超市的短暂狂欢过后,留待运营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唯有从技术和人心两方面出发,同时加以改进,才能让无人超市成为未来线下零售的主宰,而非兴勃亡忽的噱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