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今年以来,美国受到各国自动驾驶企业奋起直追的压力,正不断加速国内立法进程,以保障竞争优势。而当前,我国在自动驾驶立法方面仍比较滞后,因此也亟需加快脚步,以保障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必要的法律环境。
近日,据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的共和党人预计将在本周晚些时候提出一项法律草案,禁止美国各州制定有关无人驾驶汽车的规则,并采取其它措施消除在公路上部署无人驾驶汽车的障碍。
由通用、大众、丰田等组成的汽车制造商联盟,以及代表本田、现代等国外主要汽车制造商的汽车制造商协会,以及其他团体一直在积极游说美国国会制定有利于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法案。未来,这些汽车制造商们仍然准备联合组建一个名为“未来移动联盟”的组织,以便于更好地敦促美国国会在无人驾驶汽车的立法上采取行动。
6月份,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小组委员会举行听证会,讨论了共和党起草的由14项法案组成的一揽子法律草案,该草案将授权美国监管机构每年给予每家汽车制造商10万辆汽车的指标,这些汽车可以不遵守联邦机动车安全规则有关禁止出售没有人类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的规定。
而本次的法律草案主要内容则是将禁止各州自行制定有关无人驾驶汽车的规则,以统一全美的自动驾驶行业管理,从而在联邦层面推动无人驾驶领域的加速发展。除了国会,美国政府也多次表态将重新审视现有的管理制度,并承诺将逐步放松监管。
现如今,美国已有22个州通过了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或颁布自动驾驶相关行政命令。包括内华达州、纽约州、密歇根州在内的美国多个地区均已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加州。作为硅谷所在地,加州目前已有全世界的36家企业在那里上路测试无人车,其中包括几家中国公司,国内的自动驾驶“领头羊”百度就是在去年拿到了加州颁发的第15张无人驾驶牌照。
目前在加州申请自动驾驶许可证,需要满足如下条件:,向加州机动车管理局交500万美元的押金,以保证在出现事故后具有赔偿能力;第二,满足加州机动车管理局对技术、公司资质等方面的审核;第三,按照加州机动车管理局方面的要求提交测试数据。
因此,从美国的经验和动作可以看出,推动无人驾驶行业发展,完善立法是为核心的要素之一,健全的法规将使无人驾驶企业以及管理部门可以有法可依,从而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成本。
当前,我国无人驾驶领域立法还完全没有动静。前几日,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亲自乘坐百度开发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应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也就意味着,驾驶人应为自然人。按照这一规定,无人驾驶车上路确实违法。
与此同时,法律对无人驾驶车的法律地位和行驶标准也没有界定与要求,企业在作无人车上路测试时,不能为测试车辆悬挂牌照,报批程序上也不明确,截至目前,“路测合法化”问题仍悬而未决,处于灰色地带。可以说,无人驾驶测试车辆在路权和监管层面目前均存在漏洞与缺位。
而事件中的当事人,身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李彦宏,其在2016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的提案之一,就是加快制定和完善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政策法规。他在提案中建议,我国应尽快组织开展关于无人车牌照发放、行驶规定、事故认责等方面的研究,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测试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其实,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就直言,当前国会和政府不断加快自动驾驶领域立法,就是为了加强美国自动驾驶行业未来的竞争力,从而不落于人后。因此,我国也亟需在立法程序上有所动作,以便于国内自动驾驶企业能够获得不逊于美国的整体客观环境,以更好地展开竞争,赢得发展机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