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工智能提供重要助力 自动驾驶到来之日不远矣

人工智能提供重要助力 自动驾驶到来之日不远矣

2017-07-14 16:42:50来源:海外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百度阅读量:23762

导读:曾经,电影中那自由穿梭的无人车令人无比向往,而现在,这一切正逐渐成为现实。自动驾驶技术在人工智能的助推下,近年来取得了更为迅速的发展。科幻未来,正慢慢走近我们的生活。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曾经,电影中那自由穿梭的无人车令人无比向往,而现在,这一切正逐渐成为现实。自动驾驶技术在人工智能的助推下,近年来取得了更为迅速的发展。科幻未来,正慢慢走近我们的生活。
 
  每个人都能解放双手,在开车时也能自由的仰望星空,车辆可以安全的将驾驶员送达目的地。以前只能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已经开始慢慢的走进我们的生活。
 
  近日,百度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了“AI大会”。百度深耕多年的AI技术整体亮相,其中包括备受多方关注的自动驾驶Apollo开放平台。
 
  科技颠覆用车生活
 
  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是无止境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目标,自动驾驶的出现将为汽车技术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该技术是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驾驶员完全解放出来,无需专注于驾驶和路面情况,人们可以在车内看书、娱乐和休息。同时,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车辆工程副教授/博导龚建伟在接受海外网采访时指出,自动驾驶是未来汽车出行的发展趋势。经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如有一辆车出现驾驶犹豫,车速忽快忽慢,就会对交通流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对于人类驾驶习惯、驾驶技术的不同,自动驾驶可以大幅度提升出行效率。另外,自动驾驶汽车对交通路况的识别和反应会更快,实现自动驾驶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从硬件方面来看,车载传感器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传感器大致可分为激光雷达、传统雷达和摄像头三种。车载传感器相当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对车辆周围等信息进行采集,然后由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编辑加工,绘制出地标地图、配合高精度地图等。实现佳路径规划,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在安全行驶区域里安全行驶。
 
  此前,有经济咨询机构预测,截至2035年将拥有近54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而全自动化汽车(将驾驶员完全解放)的推出速度会相对较慢。到2050年之后,几乎所有汽车或将是自动驾驶汽车或自动驾驶商务汽车。自动驾驶作为一项新技术,是汽车行业当前的热点。自动驾驶汽车对社会、驾驶员和行人均有益处。然而,持怀疑态度的人士认为,自动驾驶技术至少现阶段依然不成熟,在路况复杂的路况下无法与驾车人对交通状况诸多因素、特别是突发事件的综合判断相比。而要实现自动驾驶,必须高度依赖移动互联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汽车和互联网融合是大势所趋。
 
  人工智能“唱主角”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的发展,各国的整车制造商和人工智能企业都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工作。若要自动驾驶汽车具备在复杂路况下做决策的能力,首先需要自动驾驶车辆有“思维”。同时,不仅要掌握车辆周围路况及环境,还要预知“千里之外”。
 
  现阶段,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技术的还有软件方面,其中包括高精地图和数据。高精地图就像是“千里眼”,是自动驾驶汽车对环境理解的基础,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更加的位置信息。而大量的数据可以模拟出复杂的物理路况,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系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人工智能是一种模仿人类大脑学习的复杂计算方法,该算法具备深度学习的功能,不需要软件工程师编出数千个代码来控制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将大大提升攻破自动驾驶技术壁垒的能力。这些方面是人工智能公司的优势,可以与整车制造商优势互补。
 
  Apollo计划像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卓系统,汽车企业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在短时间内即可打造出自己专属的基础版自动驾驶产品。目前,Apollo开放的是 1.0版本。开放了封闭场地循迹自动驾驶能力、自定位能力和端到端等数据,并保持每周都会更新,每两个月左右有新的版本和总体能力的提升。直到2020年,Apollo会加强开发能力,加速开放速度,直到后实现完全自动无人驾驶。
 
  走的快更要走的稳
 
  自动驾驶技术分为多个等级,主要分为驾驶支援、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提高,驾驶员的手脚、眼睛、大脑将逐步得到解放。自动驾驶汽车本身非常复杂,与技术、环境和监管都有很大的关联。自动驾驶的愿景固然是好的,但需要把步伐走稳、走实。
 
  自动驾驶的“”——无人驾驶早已成为毋庸置疑的未来,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却并非易事。一些量产车因发生多起涉及自动驾驶技术的事故而遭遇“寒冬”,受到质疑。目前,国内外一些整车制造商已经具备了部分自动化的技术能力,可以实现自动跟车行驶、自动变换车道等功能。即便如此,厂商还是建议驾驶员双手不离开方向盘,保持随时人工接管车辆的状态。
 
  大量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自动驾驶技术结合智能交通管理将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现行法规不允许无人驾驶车辆公开上路测试,只能在封闭环境下进行测试。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必须提前向当地的交管部门报备。在政策支持自动驾驶测试环境下,同样要保障合理有序的交通安全秩序。
 
  原标题:人工智能助力 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