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由于人类劳动力日益短缺,日本食品制造业大规模引入机器人作业。机器人制造商纷纷推出高性能机器人,不仅大型业者加入市场,中小企业也提供技术独树一格的产品。具备日本职人技术的精密食品机器人,可望在市场掀起风潮。
日本食品制造业面临严重人力不足,为了改善此问题,制造业者纷纷推出高性能机器人,不仅大型业者加入市场,中小企业也提供技术独树一格的产品。具备日本职人技术的精密食品机器人,可望在市场掀起风潮。
欧姆龙(Omron)于6月中旬召开食品设备发表会“FOOMA JAPAN”,邀请食品业者参加,并展出新款机器人系统。新款机器人判断输送带上的可乐饼状况良好后,就会立刻搬移至其他产线执行冷冻包装,目前每分钟能搬运60颗可乐饼。
欧姆龙于2015年购并美国Adept Technology,积极布局食品业输送带封装系统。欧姆龙机器人推进计划负责人越智直哉表示,整图像感测和马达控制等技术后,未来将挑战更难封装的生鲜食品,一分钟多可封装240个。
川崎重工(KHI)布局协作型机器人领域,于主力据点明石工厂进行研发和制造。新产品是名为duAro的双臂型机器人,能在便当产线协助放入配菜,或是为白饭洒芝麻,包装便当等。在披萨产线也能涂上酱料或放上各式材料。
以往机器人被认为不适合使用于食品加工,因为食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短,经常得调整产线内容,屡屡搬运和更动机器人设定太耗成本。但duAro的手臂覆盖柔软树脂,不会伤害周遭作业人员,且只要稍微调整内建程序,就能执行不同的作业内容。
duAro初计划使用于汽车和电机等产业领域,但后来有超商业者使用于封装饭团等,让duAro成为热卖商品,目前已销出2,000台以上。duAro单价280万日圆(约2.46万美元),价格相对低廉。川崎重工业机器人事业负责人表示,企业工厂人手愈是不足,机器人就愈有机会活跃。
朝日新闻报导,除了食品业外,药妆、看护、医疗等领域也开始积极导入机器人。例如资生堂(Shiseido)针对旗下挂川工厂导入2台机器人进行测试,用于组装口红等耗费人力的作业,试图调整制造体制。
另一方面,部分业者开始提供派遣机器人服务。例如川崎重工与租赁业者合作出租duAro,让有需要的企业可以付费租借。Orix自2016年开始机器人租赁服务,2017年于东京都町田市设立展场,目前已有Sony半导体子公司矢崎总业、伊藤忠(Itochu)科技解决方案等和其租借产品。Orix表示,来访企业的8成都是未曾利用过机器人的企业,且大多面临人力短缺问题。
(原标题:日本食品业人力短缺严重 业者推机器人解决方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