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政企联合发力“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政企联合发力“中国制造2025”

2017-07-25 10:46:37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未闻花名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互联网+阅读量:44428

导读:日前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与此同时,以BAT等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瞄准智能制造,成为新的趋势。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日前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以BAT等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瞄准智能制造,成为新的趋势。


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政企联合发力“中国制造2025”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约36.9%,从业人口大约1亿,对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贡献巨大;同时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根基,创造了大量衍生的工作机会。因此,要说“制造强则中国强”也并不为过。
 
  为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文件开篇名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充分说明了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对中国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性文件出台,全国各省都在积极发力。作为传统产业大省,山东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过程中不遗余力。据统计,2016年山东省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8.5%,是推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山东省累计有14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支持,数量及资金总量均居全国前列。
 
  无独有偶,浙江经济也开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占据浙江经济的主导地位。除此之外,以先进制造业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广东省也在蓬勃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日前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会议指出,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探索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突破,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制造强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政府政策不断发力的同时,以BAT等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瞄准智能制造,成为新的趋势。
 
  4月19日,百度公司副董事长、总裁陆奇宣布了一项名为“Apollo(阿波罗)”的新计划,即百度将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
 
  在百度频频动作之时,阿里也加快布局。马云对于“新制造”的解释是:由于零售业发生变化,未来的制造业将从B2C彻底走向C2B,即按需定制,注重智慧化、个性化、定制化。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制造”不仅局限于智能产品的制造,更是制造业与阿里既有互联网基因和数据资源的结合。
 
  不仅如此,腾讯也依托于腾讯云探索智能制造,此前与TCL雷鸟的合作便是“智能制造+互联网”的跨界;小米的智能家居产品也属于智能制造产品。
 
  对此,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工程师杨晓迎表示,“BAT等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是非常典型的‘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的结合,能够把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与互联网优势相结合,能够引起全社会对制造业的关注,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