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智能制造产业稳步推进,发展成果令人欣喜。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依然没有摆脱“品牌弱国”的帽子。因而,如何打造创造品牌,构建中国品牌优势,成了举国上下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
夹缝中求生存 中国制造走上品牌强国之路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制造业一直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为缩小与欧美等国的差距,甚至实现赶超,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我国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智能制造产业稳步推进,发展成果令人欣喜。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依然没有摆脱“品牌弱国”的帽子。
据数据统计,我国约有220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占据世界位,更有约280种工业产品的销量占首位,但其中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却。前不久,在福布斯发布的“2017年品牌价值排行榜”中,品牌价值前10名美国占据八席,而中国却未上榜。
由此可见,中国品牌建设刻不容缓,积极推进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而当前,部分中国品牌在内外环境不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步履艰难,甚至面临灭顶之灾。因而,如何打造创造品牌,构建中国品牌优势,成了举国上下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
首先,政府应当发挥其引导与扶持作用。在优化投资环境的同时,出台实际可行的政策,加大引导与扶持力度,支持中国制造企业发展;其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及管理,营造良好的品牌培育环境。提升中国制造企业“自我创新力”,优先打造一批几句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使“中国智造”品牌成为的中坚力量。
事实上,中国制造确实正在这么做,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工信部工业品牌培育专家组组长周宏宁介绍,目前,全国已有近万家企业开展品牌培育试点,涌现出251家示范企业。这些企业在品牌度、市场占有率、工业增加值率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力量也在不断崛起。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统计显示,随着国内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大幅提升,国产机器人销量在去年达到2.9万台,同比增长30.9%,市场占有率达到32.6%,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品牌价值榜”中,华为凭借7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88位,成为一家入围的中国企业。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陈因表示,“华为的成功正是中国制造业品牌发展的缩影,让创新驱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跃升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其实除了华为之外,海尔、联想等一批中国品牌也在逐渐向品牌迈进。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自主创新的品牌大军中来,共同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中国产品走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