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挽救地震中的建筑 3D打印与磁悬浮提供新思路

挽救地震中的建筑 3D打印与磁悬浮提供新思路

2017-08-09 13:32:37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3D打印房屋3D打印建筑3D打印产品阅读量:59557

导读:随着科技的进步,3D打印与磁悬浮技术为挽救地震中的房屋提供了新思路,或许会产生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效果。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随着科技的进步,3D打印与磁悬浮技术为挽救地震中的房屋提供了新思路,或许会产生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效果。智能制造技术不仅能在安宁的岁月里锦上添花,更可在灾难来临时雪中送炭。 
挽救地震中的建筑 3D打印与磁悬浮提供新思路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9日7时27分,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6.6级地震。从昨夜到今晨,接连发生的震灾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小的生命财产损失,引起全国人民的同情与高度关注。党和政府反应迅速,救援及时,接连送抵灾区的救灾人员与物资为受灾群众带来了保障与信心。
 
  然而,逝去的生命终究无法挽回,遇难者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痛。回顾地震的历史,造成人员伤亡的首要原因无疑是房倒屋塌。因此,地震多发地区的居民每每在灾难过后痛定思痛,不断改进建筑,以迎接未来的考验。他们或是选用更为轻盈的建筑材料,或是调整建筑的框架构造。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两项新的技术——3D打印与磁悬浮为挽救地震中的房屋提供了新思路,或许会产生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效果。
 
  就3D打印的工艺特点而言,这本身就是一项适合于建造抗震房屋的技术。3D打印讲究一次成型,产品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的整体性,不存在组装的问题。一体化的构造不易松动、开裂,天然地有利于对抗强震。目前,业界已展开了对3D打印一体化房屋投入商用的尝试。去年,北京华商腾达公司用45天时间造出了一座3D整体打印别墅。据制造商介绍,该别墅可抗8级地震,且成本低。同年,在西安和谐广场建起的一座3D打印别墅据说可抗9级强震。
 
  3D打印提高建筑抗震强度的另一个方法是生产不同寻常的建筑材料。普通的房屋多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砖块四四方方,层层叠加。而美国加州的一家建筑公司却从古印加帝国的方石建筑中汲取灵感,用3D打印机造出了形状独特的空心水泥砖。每块砖都可以与周围其他砖块牢牢锁扣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由这种砖砌成的墙体在地震中顶多只是稍微移动,震后即回归稳定,而不会倒塌。
 
  此外,在灾后临时安置所的建造工作中,3D打印也可贡献一份力量。虽然帐篷是临时安置灾民的主要工具,但其牢固性、防寒性等终究不及房屋,且难以在其中添加其他生活设施。当前的3D打印建筑技术普遍向速度快、成本低的趋势发展,且房屋大小、形状都可灵活设定,不失为构建灾民居所的新选择。
 
  比起3D打印,用磁悬浮保护房屋的方法更加万无一失,即修建“空中楼阁”。这项技术与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类似,大致构想是在房屋底部安装一个“应急升力系统”,当地震警报发出时,系统随即开启,通过内部磁场的强大斥力将房屋升起,使之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地震波的影响。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未能付诸实施。美国硅谷已有公司致力于磁悬浮房屋的建造,不过他们可能会先从研发磁悬浮滑板开始。
 
  假以时日,3D打印与磁悬浮必将大大减少未来地震灾害中房屋损毁、人员伤亡的悲剧。智能制造技术不仅能在安宁的岁月里锦上添花,更可在灾难来临时雪中送炭。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