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生物3D打印救人取得新突破 猪也感到欣慰

生物3D打印救人取得新突破 猪也感到欣慰

2017-08-18 08:47:08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3D打印器官3D打印组织生物3D打印阅读量:54248

导读:唯有加力发展生物3D打印技术,才能避免未来人类“猪心猪肺”的尴尬与痛苦,改变猪以及其他动物被人类剥夺器官的不公命运。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范围内的人体器官市场长期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从长远来看,生物3D打印才是解决人体器官短缺问题的正途。唯有加力发展这项技术,才能避免未来人类“猪心猪肺”的尴尬与痛苦,改变猪以及其他动物被人类剥夺器官的不公命运。 
生物3D打印救人取得新突破 猪也感到欣慰
 
  近,一项冷门的生物技术忽然间冲入了大众视野——基因编辑在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实验室迎来重大进展,学者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在此修改了大量人类的单细胞胚胎的基因,定制婴儿或成为现实!
 
  正在人们热议该事件可能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时,基因编辑技术再创奇迹。一篇由美、中、丹麦三国科学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宣布,他们运用基因编辑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世界上首批不携带活性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猪,有的实验体已经存活了四个月。这意味着人类离猪器官植入人体拯救病患的那天又近了一步。
 
  众所周知,范围内的人体器官市场都长期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救助器官衰竭患者,医学界想出了种种办法来替代器官捐献,移植某些生理构造与人类相近的动物的器官便是其中一条思路。历史上,除了猪以外,兔子、黑猩猩等都曾为人类贡献过器官或组织,但结果皆不甚理想。科学家近日在猪身上取得的这一进展则极大地提高了猪器官进入人体的相容性,人类从中看到了新希望。
 
  不过,这对于猪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它们被人类宰杀的理由从此又多了一个。此外,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和宗教机构也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此举既侵犯了动物的权益也有损人类的尊严。而真正让医学界感到为难的是,即使排除了猪器官中携带的威胁人类的致命病毒,目前的技术也还是无法彻底克服排异反应。
 
  就在新的死亡阴影笼罩猪界之际,科学家们又取得一项技术突破,如果猪能够知晓此事,心情一定像坐了过山车。南丹麦大学的研究人员造出了世界上不被活体排斥的3D打印骨植入物,在一只老鼠的颅骨上移植成功,植入物甚至长出了骨髓。下一步,科学家就将展开在猪身上的实验,如果仍然成功,则将用于人体。
 
  培育3D打印器官是取代捐献器官移植的另一重要方法,其之所以久久未能实现植入人体的零的突破,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很多产品只模仿了结构而不具备功能;另一方面便是同样未能解决排异问题。如今,3D打印植入物先于动物器官骗过了生命体,躲过了排异攻击,再加上不携带病毒的先天优势,无疑成为了更值得考虑的选择,猪等动物或许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这块被老鼠身体接纳的3D打印骨植入物之所以未遭排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科研人员一改使用金属、塑料等材料进行3D打印的传统,而选取了由磷酸钙的粉末和脂肪混合而成的与真实骨骼非常相似的材料。由此可见,3D打印人体植入物的研究还需重点关注材料领域,用人类干细胞培养出的活性组织是为理想的原料。这也正是当前的生物3D打印学界重点探索的方向。尽管南丹麦大学的这次成果只涉及骨类植入,但也为其他可移植3D打印器官的研发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从长远来看,生物3D打印才是解决人体器官短缺问题的正途。唯有加力发展这项技术,才能避免未来人类“猪心猪肺”的尴尬与痛苦,改变猪以及其他动物被人类剥夺器官的不公命运。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