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告别行业“虚火” 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稳中求进

告别行业“虚火” 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稳中求进

2017-08-23 08:53:29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VRVR技术人工智能阅读量:46575

导读:2016年作为VR元年,在行业里混的可谓风生水起,随着市场布局越来越大,VR继续渗透各个产业,已经过半的2017年,VR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2016年作为VR元年,在行业里混的可谓风生水起,随着市场布局越来越大,VR继续渗透各个产业,已经过半的2017年,VR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2016年是虚拟现实的元年,市场以及用户的对于虚拟现实相关的认知正在逐步的培养当中,随着对于行业理解的加深,产业布局的扩大以及各个领域的渗入,群众对于虚拟现实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技术、内容也正在被逐步的激活,大厂也开始陆续入局。
 
  VR技术发展的方兴未艾也给工业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深刻影响。VR技术改变了以往的人机接口模式,使人能够沉浸在虚拟环境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一个全新的多维信息空间。
 
  当Facebook在2014年以20亿美元巨资收购Oculus后,三星于2015年发布了Gear VR,HTC在2016年发布了Vive,这看起来好像是虚拟现实世界在即将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了,似乎很快,人人都将拥有一台虚拟现实头盔,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自由地乐在其中。
 
  然而,Oculus Rift、Gear VR和HTC Vive并没有完全成为家庭中的必备设备。同时有迹象表明,一些公司开始意识对虚拟现实技术感到失望。同时,VR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太多的沉浸式游戏,能够吸引人们花几天时间去玩,就像你可以在游戏机上做的那样,或者是视频内容,让电影成为虚拟现实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VR将面临“鸡与蛋”的挑战。
 
  告别去年的“虚火”,今年各个VR的创业者、探索者已经纷纷开始产业化的布局,推进整个行业统一化、标准化,相信很快我们会看到更多消费级的VR产品进入用户的手中。
 
  虚拟现实技术无疑是一项有趣的技术,但硬件成本需要降低,内容和质量需要改进,从而整体促进行业的发展。如果虚拟现实设备中有令人惊叹的硬件或令人赞不绝口的内容,整个行业可能会创造一个良性循环。不过,硬件还不太令人吃惊,而且能够吸引用户的内容还没有出现。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尽管VR技术还没有成熟,VR设备尚未普及也制约了VR旅游行业爆发,也有不少企业因此放弃了这个领域,但并不意味着VR旅游只是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VR被写进了中国政府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这就是它得到支持的有力的佐证。
 
  当前,VR硬件技术瓶颈正在设备商的发展中得到突破,而这些都在推动着众多个行业的发展。总之,靠着制造业的兴旺、低廉的成本、资本储备和以及城市民众对VR的接受度相结合,可能会让中国成为VR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如今的VR市场已经经历过了概念炒作,逐渐开始沉淀下来。基于VR的硬件、内容、以及配套落地产业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未来,VR的应用场景本该更加丰富,目前所遭遇的技术瓶颈有待突破,而低成本创业的所谓的VR企业还需进一步经历时间的筛选,与此同时,本身小众的VR发展还要警惕一些内容“超纲”,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VR产业定能迎来健康有序的发展。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夯实学校人工智能教育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无论是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激发人工智能环境中广大青少年的创新潜力,还是提升智能时代公民的适应力,都需超越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人工智能教育
    2025-05-08 17:26:13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