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习近平主席曾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从四年前的生根发芽到如今的深入沃土,贵州大数据凭借着自然、政策、基础建设等多方优势,用事实印证了这句话。
从生根发芽到深入沃土 贵州大数据发展有“道理”可言
“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习近平主席曾在贵阳大数据广场的实地考察中如是说道。那么,贵州大数据为什么会给人留下如此深刻印象?贵州发展大数据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马云说过,“如果你错过了三十年前广东、浙江的投资机遇,今天一定不能错过贵州!”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大潮来临之际,堪称“中国机房”的贵州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013年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经历四年时光,如今大数据的根已经深入贵州的沃土之中,并茁壮成长,贵州俨然成为国家大数据试验田。那么贵州是如何下好大数据这步棋,赢得发展先机的呢?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为贵州大数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数据中心设备十分精密,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而贵州作为中国西南腹地,具有气温常年凉爽恒定、紫外线辐射少等自然禀赋,无论是在温度、空气质量等方面都十分适宜设备操作。
其次贵州地质结构稳定,地震、台风等灾害较为罕见。作为“西电东送”的起源地,贵州拥有丰富的电力、水力、以及新能源,且能源结构适宜,在成本方面也占据优势。这为大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以及充足的能源供应。
宏观政策的坚固保障
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宏观调控,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巨大助推力。除了在鼓励本地大数据产业发展上给予政策优惠,在吸引公司入驻贵州,并加大投入方面,贵州政府也做了不小的努力,不仅推出了试点工程,还提供水电折扣。
就在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在促进新兴产业开放创新发展方面,将推动大数据产业对内对外开放,到2020年,大数据三类业态产值(收入)超过3000亿元。
基础建设的重要支撑
除了优厚的自然条件、法律政策的支撑,信息化基础建设也是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早在2013年9月“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揭牌,便为贵阳市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重要支撑,也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除此之外,云计算中心建设也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大数据与云计算作为两大新兴科技,两者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在2012年的云计算浪潮中,贵州凭借高海拔、低气温、低能耗成本等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了与内蒙古并列的数据中心集群地,由此三大运营商投资150亿在贵州建设数据中心基地,揭开了贵州大数据的新篇章。
如今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已正式落户贵州,三大运营商、华为、阿里等多家企业大数据中心也先后在贵阳落地,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贵州将有更多“道理”发展大数据,贵州大数据将在中国大数据版图上占据执牛耳之地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