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国内新闻】机器换人, 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新的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珠三角地区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领域均涌现出一批企业,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实力。
近日,中国电子学会新研究成果《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珠三角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为747家,总产值达750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7%,处于全国水平。报告特别指出,珠三角地区企业积极与具有技术优势的机器人对接,完成多项企业的引进合作。
2014年,随着“东莞一号”文件及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机器换人”在珠三角的制造业重镇-东莞轰轰烈烈的开展,并在全国的掀起了一场“机器换人”的浪潮。
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地区,区域内深圳、广州、东莞、顺德等地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已逐步形成多点发展、协同推进关系。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应用市场较为广阔、基础技术发展实力较强,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
8月28日下午,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暨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强调,要加快壮大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努力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把握好“两化”融合的要求,继续以工作母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为重点,培育骨干企业,壮大产业集群。
随着机器人时代的来临,目前,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机器人相关政策,如广州确立到2020年培育形成1000亿元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东莞提出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而在产业集聚上,中国已经有40多个机器人园区,上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超过800家,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大产业集聚区。
据悉,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产业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传统的数控产业为基础,在控制系统上有优势,工业机器人运用较多,涌现出广州数控、固高、欧凯、嘉腾、旗瀚、雷柏等企业。
世界的入驻,有力推动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规模扩大,目前,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在数控设备、无人物流、自动化控制器、无人机领域具备一定的优势,平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处于全国水平,数控机床领域有比较好的基础,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特别在机器人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的相关技术处于全国位置。
相对而言,珠三角地区在数控机床领域有比较好的基础,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特别在机器人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的相关技术处于全国位置。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和技术的日臻成熟,珠三角地区一批本土智能制造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除此之外,珠三角的产业发展环境较好。珠三角地区人才环境在全国处于中游位置,与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相比具有一定差距。但是,珠三角地区具备一定的机器人研发实力,聚集了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近20家机器人院校及研究机构。珠三角地区金融环境在全国处于地位,相关投资基金发展迅速、投资方式灵活、覆盖面较广,为机器人产业提供较为雄厚的资金支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