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华为正式发布首款AI移动芯片麒麟970

华为正式发布首款AI移动芯片麒麟970

2017-09-05 09:54:39来源:新智元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华为人工智能芯片阅读量:32413

导读:9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首款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除了用一系列性能数据大秀肌肉以外,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在演讲中提出了华为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华为在发布会现场没有透露的是:其背后的 AI 芯片来自何方?技术支撑来源于何处?中科院计算所工作人员向记者披露了一份致华为的贺信,证实华为麒麟970的NPU就是寒武纪的IP。
 
  9月2日,在德国IFA2017举办期间,华为正式发布首款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除了用一系列性能数据大秀肌肉以外,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在演讲中提出了华为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Mobile AI=On Device AI + Cloud AI,即人工智能在未来终端上的实现必须通过端云协同。
 
  余承东表示,这一带有强大AI计算力的手机端移动计算平台,是业界首颗带有独立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专用硬件处理单元的手机芯片。
 
  以下是关于麒麟970的一些详细介绍:
 
  1.经过十年研发,麒麟970采用了行业高标准的TSMC 10nm工艺,集成了55亿个晶体管,功耗降低了20%,并实现了1.2Gbps峰值下载速率。
 
  2.创新性集成NPU专用硬件处理单元,创新设计了HiAI移动计算架构,其AI性能密度大幅优于CPU和GPU。相较于四个Cortex-A73核心,处理相同AI任务,新的异构计算架构拥有约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优势,图像识别速度可达到约2000张/分钟。
 
  3.麒麟970高性能8核CPU,对比上一代能效提高20%。商用Mali G7212-Core GPU,与上一代相比,图形处理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50%,可以更长时间支持3D大型游戏的流畅运行。
 
  另外,华为方面表示,将会把麒麟作为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开放给更多的和合作伙伴。
 
  麒麟970关键架构NPU究竟来自何方?
 
  麒麟970的一些关键数据:
 
  ①使用10纳米工艺
 
  ②③1平方厘米有55亿个晶体管
 
  ④8核CPU:4个A53(大功率1.8GHz)+4个A73(大功率2.4GHz)
 
  ⑤12核GPU(Mali G72MP12)
 
  ⑥LTE Cat. 18 mit bis zu 1.2 GBit/s
 
  ⑦双ISP图像处理
 
  ⑧为移动端AI设计的计算架构NPU,也即这次麒麟970受关注、华为宣传力推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
 
  回顾麒麟970发布现场提供的芯片架构,不难发现麒麟970在AI任务上的超强表现,主要还是得益于异构架构中的NPU。NPU峰值性能1.92 TFLOPs FP16(半精度),直观一点看,华为内部测试结果,集成了NPU后的麒麟970每分钟能处理2005张图像(没有NPU每分钟97张图像)。凭借其在性能和能效比上的表现,NPU可谓支撑麒麟970智能计算真正意义上的“大脑”。
 
  那么这个大脑来自哪里,就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业界普遍猜测,NPU正是AI芯片企业寒武纪科技去年发布的寒武纪1A处理器(Cambricon-1A Processor)。根据寒武纪科技公开的宣传材料,这款处理器是上商用深度学习处理器产品,拟以IP(知识产权)授权的方式进入下游厂商SoC芯片。如果上述猜测属实,华为背后的AI赋能者应该就是这家AI芯片领域的新晋独角兽——寒武纪。
 
  2017年4月,媒体报道称,寒武纪研发了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芯片(NPU),当时其IP指令集,已扩大范围授权集成到手机、安防、可穿戴设备等终端芯片中,2016年就已拿到亿元订单。
 
  NPU背后有一个关键词是寒武纪,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有一封公开信:
 
  来自中科院计算所的贺信,证实华为麒麟970的NPU就是寒武纪的IP
 
  本文发稿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人员向记者披露如下贺信内容,证实了华为麒麟970的NPU就是寒武纪的IP。(贺信内容以计算所的正式文件为准,个别地方可能会有修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欣闻贵公司于2017年9月2日在德国柏林正式发布了集成深度学习处理器的新一代手机芯片麒麟970。这一手机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手机开始进入智能时代。这是贵公司持续创新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向贵公司全体同仁致以热烈的祝贺!
 
  自2011年以来,贵公司和我所开展了深入的合作,组建了“中科院计算所-华为联合实验室”。这种高水平研究所+领导性公司的合作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计算和通信技术领域做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工作,开辟了一条特色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道路。
 
  我所是中国早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性学术机构,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在深度学习处理器领域的学术研究一直处于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我所企业寒武纪公司(Cambricon Technologies)研制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寒武纪1A深度学习处理器”(Cambricon-1A Processor)是上商用深度学习处理器产品,在人工智能应用上达到了四核CPU25倍以上的性能和50倍以上的能效。此次,麒麟970芯片集成寒武纪1A处理器作为其核心人工智能处理单元(即余承东总在发布会中所述NPU),实现了手机上本地、实时、的智能处理。作为世界首款集成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的手机芯片,麒麟970将为全世界广大手机用户带来智能时代颠覆性的用户体验,全世界智能手机发展的新潮流。
 
  贵公司秉承积极开创的企业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手机芯片研发和产品化的奇迹,为世界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信息产业在的杰出代表,是值得国内同行尊重和推崇的榜样。作为华为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为麒麟970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也为寒武纪公司在智能处理器产品化方面做出的成绩深感欣慰。我们坚信,华为和寒武纪的强强联合,必将成为世界手机发展史和智能芯片发展史中的里程碑事件,成就中国信息产业的一段佳话。
 
  再次祝贺贵公司的杰出成就。预祝贵公司在智能时代的计算和通信产业中,为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17年9月
 
  麒麟970是否意味中国AI芯片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根据腾讯研究院公布的数据,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592家,占据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23%,仅次于美国。国内智能手机的普及伴随着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无疑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的数据资源和多样的应用场景。这样看来,AI芯片企业具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这是否意味着国产芯片迎来了春天?可以一举在芯片行业实现“弯道超车”?
 
  有业界人士认为,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构建AI生态的关键因素。寒武纪在这一点上已经走在了很多国内芯片厂商的前面。寒武纪CEO陈天石过去在接受采访时曾经提到,“芯片的成败,除了本身的效率之外,生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没有配套的应用和软件,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出了上AI指令集。只要国产AI指令集立住了,中国主导世界AI产业的机会可能就到来了。
 
  记者也在麒麟970发布后时间联系寒武纪科技,但截止本文发稿之时,寒武纪科技尚未作出回应。
 
  华为和寒武纪的合作,将对构建国内企业的AI生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专业人士表示,数量和企业研发能力方面,中美两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人工智能可能是实现换道超车的机会,但真要实现起来还需要更多国内企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针对此事,记者了解到,华为公开的说法是:“华为和寒武纪团队共同面向终端,在AI方面进行了联合开发与优化。麒麟970创新设计了HiAI移动技术架构,利用高能效的异构计算架构来大发挥CPU、GPU、ISP、DSP、NPU的性能。NPU是麒麟970异构计算的一部分。华为对麒麟970异构系统中的每个处理器都非常重视,在CPU、GPU、ISP、DSP上都投入了重要力量进行技术开发和探索,投入大量力量进行优化,力求带来好的效果。”
 
  (原标题:华为发布首款AI移动芯片,NPU疑为寒武纪1A处理器)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加速行业智能化——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成功举办

    4月28日,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5在广州盛大举行。在峰会上,华为以“三层五阶八步”方法论为制造行业智能化加速提出实施路径,并分享7大场景20个解决方案,基于自身实践助力智能制造走深走实,推动技术革新成为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华为AI制造业解决方案
    2025-04-29 16:59:2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F5G-A万兆光网加速商用 华为获光华杯全国一等奖

    《基于50G PON的万兆光网打造数智生活》项目通过“50G PON+FTTR”技术架构,构建了端到端的万兆接入能力,为家庭用户提供超大带宽、近本地化低时延体验,并保障及企业“一跳入算”服务。
    F5G-A万兆光网华为光华杯
    2025-04-27 10:58:27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