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随着科技与交通的持续融合,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发展持续升温,获得了性的广泛关注。不过,在大规模商用的征途中,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仍面临着续航能力、噪音污染和监管严格等限制因素的影响。
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持续升温 商用之路仍面临三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再加上道路容量不足、道路规划设计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交通拥堵问题也愈发严峻。综合来说,交通拥堵问题是现代化、机动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综合性问题的集中反映,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难题。
正因如此,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各种新兴科技也加速融入交通工具的发展当中,无人驾驶飞行汽车是其中之一。由于拥有空、地两栖行驶功能,且主要以地空通行为主,无人驾驶飞行汽车被认为是解决地面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而且也能提升通勤效率。
各国企业加速开发
鉴于无人驾驶飞行汽车的巨大优势,如今各国科技与汽车、航空等多领域企业都入局这场盛宴当中。而从商用角度看,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又成为了这一领域内的选择。
今年2月份,美国打车巨头Uber聘请了美国宇航局技术官马克·摩尔担当Project Elevat部门的负责人,发展未来的按需城市航空运输服务业务。
6月份,迪拜道路和交通管理局(RTA)与德国初创企业Volocopter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测试后者的无人驾驶空中出租车。目前,Volocopter公司已经从投资人处筹集到了3000万美元资金,投资方包括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
法国飞机制造商空客公司也在研发一款名为“Vahana”的飞行出租车。空客表示,该公司将于2017年底开始测试Vahana,并在2020年之前完成测试。
这些只是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发展浪潮中的缩影,更多的企业正前赴后继加入到开发大军当中。
想要实现商用还有三大挑战
虽然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优势多多,深受关注,但是就目前来说,想要大规模商用还需直面三大挑战。
首先是电池技术。现有的电池技术只能提供较短的航程,难以满足常态化运营需求。而且处于安全考虑,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还需预留一定的电力以作保障,因此能够用来商用的电力更是十分有限。因此,如何提高电池储存与快速充电技术,成为一大关键。
其次是降噪技术。由于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属于低空航空器,需要在低空飞行,当大规模部署之后,运营区域的噪音污染问题是非常严峻的。因此,出于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与休息的考虑,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在商用前必须解决噪音问题,大力发展降噪技术。
后是监管问题。出于安全因素与对空域管理造成的影响,目前各国政府对于无人驾驶飞行器管理都十分严格,更不用说是用于载客的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了。因此,业内企业在解决电池与降噪两大问题之后,还需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投入,以获取监管部门与民众的信任感。一段时间以内,无人驾驶飞行出租车或许需要在人类驾驶员的监督状态下才会被允许“上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