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在当前国内机器人市场中,工业机器人市场高速增长,服务机器人发展潜力巨大,教育机器人也逐渐登上舞台。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都将是“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深度融合。
日前,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产业研究新发布了《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对当前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技术特征、主要企业进行了深度解析,也引发了业界对整个行业发展的讨论。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高速增长,服务机器人发展潜力巨大,教育机器人也逐渐登上舞台。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程度提升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约占份额的三分之一,已经发展成为大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全年预计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超11万台,市场规模方面,预计到2020年,将从当前的42.2亿美元增至58.9亿美元。
整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程度加速提升,应用领域更加细化;市场高速增长,搬运型关节型机器人占比较高。其中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以及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占据前几位。
服务机器人:两大动力助推 细分市场需求旺盛
同样,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规模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其高速增长背后有两大助推力:已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严峻,劳动力流失带来不断增长的人力成本;其次是国家在政策与资本上给予很大的支持,加快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服务机器人市场在中国能够蓬勃发展。
目前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家用服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预计2017年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3.2亿美元,高于平均增速。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三种类型需求旺盛,而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发展有前景。
教育机器人:寓教于乐 日渐融入学校与家庭
机器人除了在工业、农业、医疗、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之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开始逐渐成熟。可以说,机器人走进学校课堂和家庭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教育机器人不是中国传统“注入式”教育的机器,也不仅仅是机器人玩具。它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方式出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它能够以不同角度、通过多样的形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多技术交叉、融合、协同效应凸显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都将是“‘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集成或者协同。融合正在进行,现在的机器人已经进入2.0时代,人工智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日前在沈阳举办的2017正和岛创新大集上,国内的机器人生产企业——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如此判断。
简单来说机器人发展趋势一是机器人躯体更灵活、柔性化,进入新硬件时代,同时智能化不断加强,未来将“软件定义一切”,更多体现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撑方面;二是多技术交叉、融合、协同效应凸显,未来将是多要素进行竞争,即进入产业生态竞争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