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巨头相继迈进“分秒云”时代,用户无疑将成为大受益者。未来,云之争将发展成怎样一副光景还未可知。
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巨头之间的竞争从来都不是“稳坐江山”的。日前,亚马逊提出按秒计费的模式;紧随其后,谷歌也宣布实行按秒计费;而此时微软称自己才是“先行者”。随着巨头相继迈进“分秒云”时代,用户无疑将成为大受益者。
亚马逊提出按秒收费模式
随着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云计算企业开始转向新战场。9月19日消息,亚马逊公有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宣布,从10月2日开始,该公司将向使用其EC2虚拟服务器的客户按秒收取费用。
此举将产生重要影响,因为自从AWS 2006年推出以来,始终按小时计费。虽然按秒计费可能意味着某些企业终会为某些工作负载支付更少的钱,但这种变化也可能导致企业在某些类型的计算中使用EC2时更加审慎。可以说这是亚马逊的经典举措,即通过降低价格以获得市场份额。
谷歌实行按秒收费
事实上,早前为了应对AWS按小时计费的方案,谷歌云曾像微软Azure一样在部分服务商提供按分钟计费。而在亚马逊提出按秒收费模式一周后,9月26日,谷歌也宣布将在Google Compute Engine、Container Engine、 Cloud Dataproc,以及 App Engine上实行按秒计费。
尽管谷歌集团 Compute Engine产品经理Paul Nash曾指出,没有太多客户提出按秒计费的需求,如果提高计费精度的话,按分钟计费已经能够帮助客户节省成本。但由于上周亚马逊AWS布道师Jeff Barr表示,游戏、广告技术等客户可以受益于按秒计费。即短暂突发流量高峰的情况下,按秒计费可以帮助大客户省钱。于是微软也提前进入了按秒收费时代。
微软自称“先行者”
实际上微软在今年早些时候就推出了按秒计费服务,但它针对处理容器,这是不像虚拟机那样广泛使用的新技术。到目前为止,微软还没有宣布类似的举动。
“Azure容器实例(ACI)的定价模式实际上与无服务理念相一致。内存持续时间是通过容器的起止时间计算而来,我们也只在这个时间间隔里面收取费用,因此可以说ACI是‘按秒收费’的先行者。”微软Azure计算产品主管Corey Sanders说,“我很高兴看到其他云也在效仿,为客户提供更多灵活的定价服务。”
至于微软是否会宣布采用按秒收费的计费模式目前还无法预知,但如果微软入局,大的受益者自然还是用户,在同一种服务下,将会有更多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云服务商新秀青云QingCloud 是曾在2013年就已经提出了云服务按秒计费的方案。不过国内其他云计算巨头阿里云、腾讯云等在按秒计费上还未有动作,未来,云之争将发展成怎样一副光景还未可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