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近期,我国游客在国外因私飞无人机被罚款、起诉的事件不时发生,一方面是由于所在国监管措施的严格,另一方面与当事人缺失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也有关系。当然,宣传、培训、报备等多个环节存在缺陷也是“黑飞”不绝的主要因素,这需要各国政府予以重视。
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能力的提升,出境旅游成为国人的主要的精神追求方式之一。出境游人数持续上涨,而无人机这一航拍神器更是获得了游客们的高度喜爱,因而许多人在外出旅游时总喜欢放飞一下,拍拍风景、拍拍自己和同伴。
看起来这是一件“拉风”的事,又能获取新鲜的拍照体验,很是符合国人的需求与习惯。但是,在“拉风”背后,私自放飞无人机是有巨大风险的。因为在国外、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对于无人机已经监管立法,不了解当地法律的游客不小心“踩雷”就会面临严厉惩处。
据意大利欧联网刊文称,近日有一名中国游客在梵蒂冈附近私自放飞无人机,引起当地警方注意。根据意大利航空管理条例第1102条,意大利警方没收了这名中国游客的微型无人飞机,并将依据相关禁飞行法律和反恐法则规定,对中国游客提起司法诉讼。
在意大利,罗马上空、特别是梵蒂冈附近的空域,为一类禁飞区。在未经政府审批的情况下,任何单位组织、新闻媒体及个人,严禁在该区域使用空中飞行器进行拍摄。并且,当前欧洲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此时对于在高度敏感区域私自放飞无人机等行为自然更加无法容忍。
类似的事件前不久在巴黎也有上演。据媒体报道称,一名中国游客因在巴黎圣母院和巴黎警察局上空操纵无人机飞行而被起诉,该无人机配备摄像设备。众所周知,在法国城市地区在未经警方和民航当局批准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是违法行为,违反该法律的人将面临高刑期一年的监禁以及7.5万欧元的罚款。
在此前,就有不少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其他国家游客因操纵无人机在巴黎圣母院上空飞行被巴黎警方被关押,并分别被罚款超过300欧元~1000欧元。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黑飞”事件频发,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法国,2014年10月,法国10余座核电站上空先后遭遇“神秘”无人机的“入侵”;仅2015年,法国负责空中运输安全的宪兵队就收到8起无人机非法飞过巴黎戴高乐机场附近区域的报警。
因此,多国都加大了对非法无人机的整治力度,开始对非法操控无人机进行严厉管制。我国由于今年以来无人机扰航事件频发的影响,也加速收紧无人机监管措施,陆续出台相关管理举措,不断加强对于“黑飞”行为的打击力度,以确保公共航空安全,维护社会良好秩序。
虽然由此看来无人机确实会造成不良后果,但是这些都是事例。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无人机,以大疆为主都内置了模块,在机场周围,根本就发动不了。能够飞到禁区内的无人机,都经过硬件改装以规避人机自身GPS模块设置的禁飞区,因此这种极少数蓄意闯禁区的玩家,应该与普通爱好者区分开来。
就目前来说,无人机的积极意义依然大于消极意义,其在测绘、警务、消防、救援、航拍、监测等多个领域所发挥的功能是十分显著的,不仅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全新变革,也推动了无人机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因此,各国在加强无人机监管的同时,不应该一刀切,而应确保报备渠道通畅,让人们能合法合规地飞;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飞手树立正确的飞行意识,了解监管法规和相关措施;此外,也应该增加入门培训机制,对于操纵和安全意识进行规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