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加速,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企业开始选择以合作的方式来加快技术研发、降低投入成本,并提升核心竞争力。近,亚马逊和微软就再度联手开发人工智能技术。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几个月以来,亚马逊和微软已经第二次联手开发人工智能技术了,而谷歌目前依然还处于观望状态。
本周四,两家公司联手推出了一款新工具,可以让更容易的使用开源人工智能软件。这是双方在8月之后的第二次合作,之前亚马逊和微软进行过Alexa和Cortana语音助手彼此交谈的互动试验。
可以使用基于Python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Gluon,来更轻松的使用由Amazon Web Services支持的人工智能框架MXNet。而很快Gluon将使更容易的使用Cognivive Tookkit开发工具,这是微软在2015年推出的开源框架。同时两家公司正在制定和发布Gluon的规范,以便支持其他的人工智能框架。
谷歌在这个领域也有自己的工具,比如在2015年推出的TensorFlow开源人工智能框架,而它在中非常流行,受欢迎程度高于微软的Cognitive Toolkit和亚马逊的MXNet。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点上并不是说Gluon不好,但那些希望使用TensorFlow的可以会发现,使用一个由谷歌支持的Python接口,也就是Keras,会更容易一些。
几个月之前,苹果推出了Core ML软件,旨在帮助将人工智能整合到iOS应用中。另外苹果还发布了帮助使用其它框架的转换Core ML工具。
“我们相信,对整个行业来说,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对打造出全行业规模的技术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副总裁Eric Boy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也是微软与AWS合作开发Gluon的原因,这是一个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可以让自由选择。”
原标题:微软和亚马逊再次联手开发AI技术 没带谷歌玩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