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加速推出硬件产品 才是脸书VR部门获得成功途径

加速推出硬件产品 才是脸书VR部门获得成功途径

2017-10-17 09:15:59来源:腾讯科技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智能硬件VR处理器阅读量:32011

导读:美国网站TheStreet周六刊登发署名为埃里克-约翰萨(Eric Jhonsa)的文章,该文章指出,Facebook新单独推出的虚拟现实头盔并不像PC或游戏控制器那样强大。
  【中国智能制造网 行业动态】美国网站TheStreet周六刊登发署名为埃里克-约翰萨(Eric Jhonsa)的文章,该文章指出,Facebook新单独推出的虚拟现实头盔并不像PC或游戏控制器那样强大,而且该公司初的Oculus Rift头盔也开始显现出过时的感觉。约翰萨认为,Facebook虚拟现实部门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加速推出硬件产品,而不只是注重于软件产品。以下就是约翰萨文章的主要内容。
 
  几年之前,Facebook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经宣称,从长期来看,Facebook不太可能成为重要的虚拟现实硬件制造商,而是更可能会成为具有人气的虚拟现实软件平台,并会带来沉浸式的社交体验。扎克伯格在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主要关注软件,但是,在研发任何新平台的过程中,你的确需要同时做好硬件和软件。”
 
  当然,人们不应当谴责Facebook的Oculus VR部门忽视了硬件业务,这一点可以从Facebook在今年10月11日的Oculus Connect大会上推出独立的虚拟现实头盔中看出来。但是,事实似乎表明,Facebook不太关注虚拟现实头盔到底能做什么,而是更多地关注推出低价格的产品。鉴于当前虚拟现实市场的实际状况,Facebook的这种做法可能是个错误。
 
  在今年的Oculus Connect大会上,Facebook展示了价值199美元的Oculus Go头戴设备,这款头戴设备不需要与其它任何设备搭配即可使用。相比较而言,Facebook在2016年推出的Oculus Rift则需要与PC连接才能使用,这一点与宏达电(HTC)的Vive头戴设备以及近期基于微软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推出的头戴设备都非常相似。索尼的PlayStation VR头戴设备,正如其名字喻意的那样,只有与PlayStation 4游戏机搭配才能使用。另外,三星的Gear VR头戴设备就搭载了Oculus软件,也是与三星的智能手机搭配使用,这样才能为设备提供显示屏和电力。
 
  但有一些事实不容忽视,其中之一就是:Oculus Go与Gear VR相似,但与PC和游戏搭配的头戴设备不同,此设备没有配置任何能够追踪用户在房间内活动的外围传感器。这就极大地减少了其自身的功能,这就使得这款设备更像是与智能手机搭配使用的头戴设备的替代品,而不是充当更加强大的同类产品。
 
  另外,尽管目前为止多数虚拟现实头戴设备都依赖OLED显示屏,这主要是由于OLED显示屏能够减少运动模糊的状态。总体而言,Facebook似乎更喜欢用自身的内置显示屏技术来降低成本。然而,Rift如今也配置了两个动作控制器,与此同时,Oculus Go也配置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控制器。
 
  Facebook正在准备推出更加强大的独立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名称为Santa Cruz。与Oculus Go不同的是,这款设备将配备了内置传感器,以此追踪用户的行动,另外还将配置一对控制器,据称还将搭载高通的Snapdragon 835 SoC处理器,这个处理器已经出现在今年的Android手机之中,而且也针对虚拟现实头戴设备进行了优化。
 
  当然,消费者要想能够买到这样的设备,可能还需要再等上一段时间。目前为止,Facebook只是宣称,该公司只会在明年某一时刻向提供这样的设备。与此同时,谷歌(微博)一直在与宏达电和联想等展开合作,以便推出搭载Snapdragon 835芯片并拥有内外追踪功能的独立头戴设备,而且谷歌已经承诺他们将很快推出这样的产品。毫无疑问,Facebook要想在虚拟现实领域获得更大的成就,当然也必须要加大相关硬件产品的研发,并加紧推出这样的硬件产品。
 
  原标题:Facebook VR部门想要成功 必须加速推出硬件产品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