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由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塔机智能集控系统,日前在位于四川成都的四川省委党校(东校区)项目投用,这是有“无人塔吊”之称的该系统首次在四川投入应用。
该塔机智能集控系统依托5G通信、物联网和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了塔机群组远程集中操控、智能避障和实时安全预警。
该系统组建起了适应施工现场复杂环境的5G网络,通过边缘云技术及远程控制数据多重校验机制,可在位于地面的数字化驾驶舱内,对多台施工现场的塔机进行远程控制。
其运行中,塔机的运行轨迹、吊装荷载、环境风险等数据,均实现毫秒级响应与协同调度,延时不高于100毫秒。“系统还开发了适用于塔机远控的通讯数据多重校验机制,当通讯异常时塔机将自动停车。”他说。
记者在地面的塔吊驾驶舱内看到,项目施工人员童聆正通过监控屏幕,对工地的6号塔吊机进行远程操控,3吨钢筋在空中平稳转运,定位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而现场的风速、吊重、吊钩高度、回转角度等均在屏幕上实时显示。“过去需要3名信号工协调的吊运任务,现在AI算法能自主规划最优吊装路线。”童聆说。
此外,该系统通过安装在塔吊上的12组
高清摄像头及毫米波雷达等7种传感器建起一个数字孪生空间,吊钩的毫米级位移、吊物的重心偏移,乃至突发的阵风扰动都能被实时捕捉。“不仅如此,塔吊还可通过AI视觉系统实现自动避障,当2台塔机间距进入危险阈值时,系统会触发蜂鸣警报并自动修正轨迹。”他说。
这套系统投用后可实现单人分时操控多台塔机,不仅让作业整体效率提升15%以上,同时相较传统作业模式,现场塔司、指挥数量至少减少30%,运行成本节省30%以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