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如今,人工智能的变革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儿童机器人作为一种人工智能特殊的应用类型,尽管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却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价格虚高、内容质量低等原因成为限制市场发展的“短板”。
AI浪潮袭来,7月国家重磅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AI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关注层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机器人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而儿童机器人更是成为万众瞩目的璀璨之星。
据极早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Gowild智能科技介绍,现市场上的儿童AI机器人,多以教育性、陪伴性为产品主打功能,这要求儿童AI机器人具有较强感知能力,即要求AI机器人听得到、看得见、可交互。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语音合成等技术的发展是AI机器人感知能力得以实现的基础。
儿童机器人的概念已经被炒得火热。在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受青睐、围观者多的非儿童机器人莫属,包括陪伴机器人、早教机器人、交互机器人和编程机器人。在业内看来,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是儿童机器人市场发展的基础。
然而,南京阿凡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公共经理黄婷钰称,其儿童机器人尽管总能在各大展会上成为焦点,但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情况却不乐观。并且,有相关专家直言,相比于被炒得火热的概念,中国的儿童机器人市场可能仍然需要“在冰水中泡一段时间”。
首先是高昂的价格制约了家长想要尝试的欲望。对于家长而言,动辄几千甚至上万的机器人究竟抗不抗摔、结不结实,很多家长不敢买智能机器人是担心儿童机器人刚买回家,就被小朋友摔的没反应了。
其次是内容质量较低。小朋友处于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很多小朋友经常问大人某某词汇的英语单词怎么说,家长常被问倒,如果AI机器人没有极强的智能问答、智能翻译能力很难适合小孩的成长和学习。
儿童机器人作为机器人行业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在产品性能上有其独特的要求,如果没有技术积累,芯片、系统、电池等核心部件的研发都要从零做起,成本自然居高不下。
此外,许多人看到行业风口将至,还没有技术积累便匆匆跑马圈地,核心硬件全部依靠供应商提供,然后使用贴牌代工的方式生产,这也使得成本无法降低。
随着越来越多创业者进入这一行业,尤其是巨头的入场,人工智能将会成为儿童机器人未来的另一竞争重点,是不是能够提供智能化、人性化、个性化的陪伴和辅导学习服务,同样将成为儿童机器人能否为市场接受的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儿童机器人市场的重心将不再是硬件,内容及系统平台等服务将会成为主要的盈利点。因此,不断进步升级的核心自主研发技术,才是儿童AI机器人市场的敲门砖。参与者的创新意识和匠人精神将会带领这个如火如荼的新新市场,走向个性化的真AI市场时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