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实现VR领域更大突破 Facebook应向硬件产品拓展

实现VR领域更大突破 Facebook应向硬件产品拓展

2017-10-18 08:48:45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沐子飞 关键词:VR软件系统智能硬件阅读量:43772

导读:毫无疑问,价格的优势只能维持一时。Facebook要想在虚拟现实领域获得更大的成就,在注重软件开发的同时,当然也必须要加大相关硬件产品的研发,并加紧推出相应的硬件产品。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毫无疑问,价格的优势只能维持一时。Facebook要想在虚拟现实领域获得更大的成就,在注重软件开发的同时,当然也必须要加大相关硬件产品的研发,并加紧推出相应的硬件产品。
 
  几年之前,Facebook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经宣称,从长期来看,Facebook不太可能成为重要的虚拟现实硬件制造商,而是更可能会成为具有人气的虚拟现实软件平台,并会带来沉浸式的社交体验。
 
  日前,美国网站TheStreet周六刊登发署名为埃里克-约翰萨(Eric Jhonsa)的文章,该文章指出,Facebook新单独推出的虚拟现实头盔并不像PC或游戏控制器那样强大,而且该公司初的Oculus Rift头盔也开始显现出过时的感觉。约翰萨认为,Facebook虚拟现实部门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加速推出硬件产品,而不只是注重于软件产品。
 
  究竟约翰萨的说法对否,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近几年来Facebook在VR方面的布局。
 
  2009年,作为哈佛计算机系本科生的扎克伯格一手创办了Facebook的前身Facemash,并将其发展为目前大的社交帝国Facebook,拥有接近20亿活跃用户。
 
  从网络社交到VR社交,扎克伯格一直走在前沿。Facebook Spaces是Facebook特意打造的VR社交应用,目前类似的社交应用还有刚被微软收购的Altspace、HTC收购的VRChat、第二人生团队打造的High Fifelity,以及Rec Room、VTime等。在Facebook Spaces中你可以聊天、玩游戏、可以进行VR创作。
 
  “Facebook要让十亿人进入VR的世界” ,这是在10月11日的Oculus Connect 4大会上,依然一身灰色T恤的扎克伯格信心满满地说出这句话。
 
  三年前,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然而这款产品并未带来应有的回报。现在,Oculus不断降价,Facebook还推出了新的VR产品,希望赢得消费者的芳心。
 
  尽管Oculus的Gear VR头显是与三星智能机捆绑推出的,但是该公司更昂贵的Oculus Rift似乎并未吸引到任何真正的粉丝。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报告显示,去年Facebook售出了不到40万部Oculus Rift,不及对手HTC Vive和索尼PlayStation VR火爆,而PlayStation VR的出货量已超过100万部。
 
  有趣的是,科技行业之外似乎鲜有人拥有Oculus头显。Facebook也从未透露过VR头显的销量,根据其今天在Oculus Connect大会上宣布的信息,Facebook仍在寻找让Oculus VR头显的合适功能和价格组合。
 
  在今年的Oculus Connect大会上,Facebook展示了价值199美元的Oculus Go头戴设备,这款头戴设备不需要与其它任何设备搭配即可使用。
 
  相比较而言,Facebook在2016年推出的Oculus Rift则需要与PC连接才能使用,这一点与宏达电(HTC)的Vive头戴设备以及近期基于微软Windows Mixed Reality平台推出的头戴设备都非常相似。
 
  索尼的PlayStation VR头戴设备,正如其名字喻意的那样,只有与PlayStation 4游戏机搭配才能使用。三星的Gear VR头戴设备就搭载了Oculus软件,也是与三星的智能手机搭配使用,这样才能为设备提供显示屏和电力。
 
  当前来看,市面上并没有吸引人们购买Rift或体验VR的必备应用。的确,用三星手机在Gear VR上浏览360度全景照片或短视频很有趣,但要让人们多花400美元为VR购置游戏电脑,理由还是太牵强。
 
  广大用户并不想在VR中闲逛,至少现在不想,但Facebook似乎更喜欢用自身的内置显示屏技术来降低成本,并且在不断向我们兜售这一理念。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埃里克-约翰萨的话,说的也并非无道理。
 
  总的来说,Facebook需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理由,就像愿意购买Xbox和PlayStation游戏主机一样去购买Rift。仅仅靠降价吸引来的客户只能是一时,长久来看,Facebook还应从硬件入手,在注重软件产品的同时,也加速推出硬件产品。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