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撬动5G“大地球” 高通领跑

撬动5G“大地球” 高通领跑

2017-10-23 09:46:29来源:飞象网 编辑:一不做 关键词:5G无线通信高通阅读量:36136

导读:无论从标准制定还是5G试验、测试,以及产品化,Qualcomm都走在了前面,用隐藏在背后的技术杠杆,撬动了5G“大地球”。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无论从标准制定还是5G试验、测试,以及产品化,Qualcomm都走在了前面,用隐藏在背后的技术杠杆,撬动了5G“大地球”。


撬动5G“大地球” 高通领跑

 
  当别人还在谈论5G的时候,Qualcomm却早已着手构建5G“未来大世界”:无论从标准制定还是5G试验、测试,以及产品化,Qualcomm都走在了前面,用隐藏在背后的技术杠杆,撬动了5G“大地球”,不断的5G之路。
 
  当别人还在谈5G  Qualcomm却早已布局
 
  当别人还在谈论5G的时候,Qualcomm已经开始着手构建了,积极参与3GPP标准制定,按照标准化组织3GPP的时间表,5G预计正式商用在2020年。
 
  早在多年前,Qualcomm就开始对5G进行前瞻性研发,并致力于推动5G新空口(5G NR)标准的制定。2017年2月,Qualcomm与20多家移动企业共同承诺加速5G新空口(5G NR)大规模试验和部署,他们在3GPP会议中提出中期里程碑,即完成非独立(Non-Standalone)5G新空口的标准化,从而支持在2019年启动5G的大规模试验和部署。
 
  目前Qualcomm已经完成了Release 14面向5G新空口的研究项目,并正全面投入于Release 15的工作项目当中。在R15中,Qualcomm将完成5G新空口的非独立模式,然后将完成独立(Standalone)模式,实现全面运行的下一代核心网络。
 
  Qualcomm将在R15中完成大量的工作,然后在Release 16的工作项目及未来的Release 17中完成5G的进一步演进。同时,也将在R15中继续LTE技术的演进。
 
  因此,Qualcomm也期待R15中的5G新空口标准能为我们未来10年的技术演进奠定基础。
 
  披荆斩棘的灵魂利器 芯片推动终端和网络的普及
 
  芯片是Qualcomm前进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器。5G网络的商用离不开终端的支持与推广,而终端中芯片更是重中之重。
 
  早在2016年,Qualcomm就已推出5G调制解调器——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系列,可通过单一芯片支持2G/3G/4G/5G多模,支持5G新空口标准和千兆级LTE。不过,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初支持在28GHz频段毫米波(mmWave)频谱的运行。
 
  随后,2017年2月,Qualcomm扩展其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系列,以支持符合3GPP 5G 新空口系统的5G新空口多模芯片组解决方案,支持在6GHz以下和多频段毫米波频谱运行,通过单芯片支持2G/3G/4G/5G多模功能。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17日,骁龙 X50 5G调制解调器芯片组实现了千兆级速率以及在28GHz毫米波频段上的数据连接,这是正式发布的5G数据连接。而骁龙X50 5G新空口调制解调器系列预计将支持于2019年上半年商用推出的5G智能手机和网络。
 
  在5G正式到来之前,千兆级 LTE对于驱动5G移动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Qualcomm也在大力推动千兆级LTE的发展。2016年2月11日, Qualcomm推出第六代分离式LTE多模芯片组——骁龙X16  LTE调制解调器,带来“像光纤一样”(fiber-like)的高达1 Gbps的LTE Category 16下载速度。其今年推出的移动平台骁龙835,集成了这款骁龙X16,随着多个千兆级LTE网络在部署,骁龙835将面向VR/AR、无限云存储、丰富的娱乐和即时App应用领域,为消费者提供新一代的移动联网体验。
 
  今年年初,Qualcomm又推出第二代千兆级LTE调制解调器骁龙X20,该调制解调器是首款支持LTE Category 18的芯片组,可实现高达1.2 Gbps下载速度。首批商用终端预计将于2018年上半年上市。
 
  5G原型系统不断推新 让梦想变现实
 
  一般认为,频率在24GHz以上的高频频段均属于毫米波范畴,毫米波频段不仅可以提供较大带宽以支持每秒数千兆比特的数据传输速率,还可支持极密的空间复用度以提高网络容量。
 
  因此,业内希望2019年将包括毫米波等在内的先进5G新空口技术部署于移动应用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宽带需求并支持新兴用例。而对消费者而言,5G新空口所支持的增强型移动宽带将带来的即时体验,从而增加媒体消费、提升媒体内容生产、支持沉浸式虚拟/增强现实(VR/AR),并提高获取丰富信息的速度。
 
  2017年9月,Qualcomm推出5G新空口毫米波原型系统,加速面向智能手机的移动部署。据了解,该原型系统在24GHz以上毫米波(mmWave)频段运行,展示了先进的5G新空口毫米波技术在真实移动环境中以每秒数千兆比特的数据速率实现稳健的移动宽带通信。同时,该原型系统还成功展示了Qualcomm在智能手机大小的终端中实现优化的毫米波射频前端设计,用于测试和试验毫米波在真实环境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例如终端设计和手握带来的信号阻塞。
 
  其实,不止这些,早在去年6月,Qualcomm推出6GHz以下5G新空口原型系统和试验平台,该原型系统曾获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科技成果”。同年11月,推出5G新空口频谱共享原型系统和试验平台。
 
  抱团合作让5G照明
 
  在5G发展的进程中,单打独斗实现不了梦想,抱团合作才是王道。Qualcomm深谙这个道理,在推动5G照明的路上,并没有关起门,而是抱团合作。
 
  今年2月,Qualcomm宣布携手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合作开展基于5G新空口规范的互操作性测试和 OTA外场试验,试验基于3.5GHz频段展开,将于2017年下半年启动。
 
  8月,中国电信雄安国家骨干网暨5G创新示范网启动大会在雄县举行,Qualcomm和中国电信及其他合作伙伴宣布携手建设5G创新示范网。
 
  9月,Qualcomm宣布携手诺基亚推动移动5G新空口大规模部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双方将加速符合3GPP 5G新空口规范这一标准的互操作性测试和试验。并联合发布的一项5G消费者调查显示短期内对5G大规模部署有明确需求,近50%受访者表示有意愿成为5G早期用户。同时,双方还承诺让符合标准的5G新空口网络基础设施和终端就绪,以支持在2019年实现移动5G的商用。
 
  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在国外,Qualcomm宣布携手AT&T、沃达丰、NTT DOCOMO、Telstra、SK电讯等运营商在范围内开展了新一代5G新空口试验,将继续加速5G商用部署步伐。
 
  (原标题:用技术杠杆撬动5G“大地球” Qualcomm5G之路)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商用5年除速度比4G快 用户感受不明显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院士看来,5G总体上下载速率比4G快七、八倍,但用户感受一般,面向工业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这对6G的发展提出了六大挑战。
    5G邬贺铨院士
    2025-04-14 13:12:16
  • 重庆电信:5G+自动驾驶赋能园区智慧化供应链

    重庆市通信管理局将持续发布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全国大赛、重庆区域赛的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进一步展示市5G应用的融合创新水平,加快推进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5G自动驾驶
    2025-04-10 11:42:33
  • 全球5G用户猛增至22.5亿,比4G快四倍

    2024年,全球无线电信行业实现了历史性的里程碑,全球5G连接数将达到22.5亿。预计到2029年5G连接数将达到83亿,占全球所有无线技术的59%。
    5G4G通信设备
    2025-04-03 09:37:54
  • 中国移动启动5G-A×AI百大商用计划

    本次计划发布将进一步增进全球范围内5G-A与AI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移动通信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移动信息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共建智能世界。
    5G工业互联网
    2025-03-08 09:06:32
  • 2025年了还有人信?5G比4G辐射更强危害更大系谣言

    严格来讲,4G和5G的辐射是可以忽略的!相较于4G,5G在速度、延迟、连接密度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
    5G4G5G通信基站
    2025-02-24 16:30:43
  • 山西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着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
    5G工业互联网
    2025-02-13 11:37: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