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 国内新闻】如今,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在吉林省多个地区,农业植保已经用上了无人机,收割也用上了机械设备,农业机械化已经基本实现。
农业植保用上无人机 吉林实现全程农业机械化
收割机轰鸣走过,秸秆“倒下”,玉米“颗粒归仓”,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7000多亩耕地的秋收没用上半个月。“咱们实现了全程农业机械化,‘铁牛’替代了镰刀。”该村党委副书记付升学说,今年的农业植保还用上了无人机。
“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入社的农民把土地给我们,一年啥都不用干,秋收在家坐等收粮。”吉林省梨树县卢伟农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卢伟说:“一台大型玉米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十多公顷地,而过去人工收割一公顷地,10个人连收带送得干一天,人工成本也比机收高出2倍多”。
67岁的农民吴广才种了50多年地,去年加入了卢伟合作社,“把地托管给合作社,从种到收再到卖粮,自己啥也不用干就等着分钱”。他告诉记者,全程机械化种植不仅效率高,产量也高,“合作社种地,水肥都管得好,还进行保护性耕作,一亩地产量能多出100多斤,收入就多出六七十元”。
松原市宁江区民乐村农民合作社今年用上了新型的玉米籽粒收割机,收割时不再出玉米棒子,而是直接出玉米粒。“以前的摘棒机连收带送,损失1%的粒重,使用这台‘籽粒收’,玉米在地里脱粒后直接拉出去烘干出售,大幅降低了收获后的损耗。”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峰说。
吉林省近年来实施农业机械购置普惠制补贴政策,农民可以按照需求“敞开”购买享受补贴的农机,刺激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目前,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拥有大中型拖拉机近60万台。
原标题:吉林秋收告别“镰刀时代” 农业植保用上无人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