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制造网 企业动态】随着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作为基础设施的云计算也在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如今,人工智能在大数据中的应用、与云计算的结合,创造出极大的想象空间,巨头们再度出击,以人工智能增加云计算竞争砝码,希望以此改写产业格局。
强强联合再度出击 云计算市场持续发酵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作为基础设施的云计算也在不断拓展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基础设施技术允许企业卸载计算和存储需求,还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数据,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云计算呈现全面爆发的局面,未来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部分企业开始盈利。
经过云计算市场布局超十年,各巨头在弹性计算、存储、数据库、CDN等传统的云服务产品上各自发力,形成了以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为首的云计算先锋。据Synergy研究机构统计,AWS手握34%的市场份额。谷歌排名第四,占据约5%的市场份额,落后于AWS,微软和IBM。
如今,人工智能在大数据中的应用、与云计算的结合,创造出极大的想象空间,巨头们再度出击,以人工智能增加云计算竞争砝码,希望以此改写产业格局。各云计算巨头正对自己的业务进行重组,以云计算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
谷歌与思科组队对抗亚马逊
近日思科和谷歌宣布合作,两家将谷歌在构建海量数据中心和开源软件的专业技术与思科的销售团队,客户支持和安全性相结合。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谷歌和思科正在共同开发一款混合产品,为谷歌云服务的企业提供一些谷歌云服务工具,思科将提供保护和支持,还有计算机网络。据悉,谷歌与思科联合开发的产品将在2018年上半年提供给早期客户,并将在下半年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目前,谷歌和思科并没有透露收入的分配比例。但Robbins表示,如果有机会,也不排除思科与其他云提供商建立类似的合作伙伴关系。
联通与阿里展开深度合作
如今,强强联合已经不是一家企业的精囊妙计了。10月20日,中国联通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相互开放云计算资源,在云业务层面开展深度合作。据称,阿里云将向联通全面开放公共云服务能力,同时在政务云、行业客户市场等专有云领域进行联合拓展,并继续深化混合云方面的合作。这也是混改后联通与阿里巴巴深度战略合作的步。
此次合作,双方会在公共云、专有云、混合云三个方面深度合作。在公共云方面,阿里云将向联通全面开放包括计算、存储、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的公共云服务能力。结合中国联通的客户服务能力、网运经验,双方将以沃云云计算为服务品牌,为客户提供强大、通用、普惠的公共云计算能力。同时,双方会进一步云网协同,在云计算服务升级、云计算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联通与腾讯相互开放资源
几乎同步,在与阿里达成合作的同时,中国联通与腾讯也达成混改后两家公司的合作,在云计算和网络服务领域相互开放资源,推进深度融合创新,打造全新的“云、管、端”互联网产业生态平台。
双方宣布,将依托各自在通信、云计算、网络安全领域内的丰富资源与能力,强强联合,在云计算和网络服务领域相互开放资源,推进深度融合创新,打造全新的“云、管、端”互联网产业生态平台。这是中国联通混改方案获得监管机构核准后,与入股互联网企业在业务领域开展的首项重大业务合作,也是混改后与腾讯强强联合、推进深度战略合作的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