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国内首款“睡眠机器人”面世 人工智能解决失眠难题

国内首款“睡眠机器人”面世 人工智能解决失眠难题

2017-11-21 14:58:13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月初 关键词:机器人睡眠机器人人工智能阅读量:59061

导读:失眠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随着失眠状况越发普及,依靠药物显然已经不能解决这一困境。日前,国内首款人工智能“睡眠机器人”正式发布,为睡眠障碍人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失眠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随着失眠状况越发普及,依靠药物显然已经不能解决这一困境。日前,国内首款人工智能“睡眠机器人”正式发布,为睡眠障碍人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国内首款“睡眠机器人”面世 人工智能解决失眠难题
 
  当下,城市化的发展与“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睡得越来越晚,睡眠质量也持续下降。中国睡眠研究会新的一次调查数据显示,困扰受访者的三种主要睡眠问题分别是睡眠浅、早晨醒来过早以及难以入睡。
 
  “睡眠机器人”正式发布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统计表明,中国患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群占比高达38.2%,远超27%的平均水平。而2017年亚马逊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81%的中国人睡眠时间已不足8小时。
 
  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健康,长时间靠安眠药解决失眠问题也不是办法。还有很多人用“玩手机”来“助眠”,习惯性地在睡觉前玩玩游戏、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似乎睡前不完成这一套“动作”就无法入睡。其实这种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大脑放松的。因此,在吃药和传统的饮食调整等方式外,亟需为失眠患者寻找更为有效、健康的解决方式。
 
  日前,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睡眠机器人”正式在京发布。据开发企业众德智能董事长贾相晟介绍,这款机器人具备10大功能,将脑波谐调安静、睡眠氛围音乐、催眠正念引导、自然语音交流、助眠香薰放松、智能柔光减压、音乐娱乐点播、中医穴位保健、“互联网+”助眠、预约心理专家等融于一体。
 
  据悉,“脑波谐调安静”功能是被国内外专家普遍认可的为有效的科技助眠手段之一,通过向人类大脑释放α/θ波段,可以使人达到轻松的状态。此外,通过结合传统中医和穴位贴,与智能机器人配合使用,可以在耳廓不同部位张贴,对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等有缓解效果,具有一定保健作用。
 
  人工智能发展体现重要价值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各个领域都迎来了巨大变革。睡眠机器人的面世,无疑为诸多失眠人群带来了福音。其实,在此之前,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在枕头上融入智能技术,通过温度变化和播放音乐等方式帮助用户入睡。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逐步走入生活,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都产生积极影响。在智能化风潮下兴起的智能家居热,带动了一系列智能产品的发展,也让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接近科技,接近未来。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升级,智能理念渐趋深入人心,各种机器人产品将会加速走进每一个角落,发挥其积极价值。“睡眠机器人”的面世,不仅仅意味着将为失眠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案,也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医疗,甚至是生活的融合也愈发深入。
 
  中国作为目前的世界人口大国与睡眠障碍人群大国,无论是出于医疗方面还是商业方面,对于失眠问题显然非常关注。同时,作为人工智能发展国家,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十分迅猛,已非吴下阿蒙。这些因素是“睡眠机器人”得以在我国获得滋生土壤的重要原因。
 
  因此,“睡眠机器人”的发展与市场需求是相符的,也顺应当前的科技潮流趋势。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相关专业技术持续完善,以及应用市场潜力不断打开,“睡眠机器人”将有望获得令人瞩目的商用成就。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