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人驾驶地铁运营在即 四大优势推动化发展

无人驾驶地铁运营在即 四大优势推动化发展

2017-11-25 11:28:26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地铁无人驾驶列车阅读量:49896

导读:随着地铁建设的加快,地铁出行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出行方式。在无人驾驶蓬勃发展的浪潮下,无人驾驶地铁也应运而生,其具备的诸多优势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随着地铁建设的加快,地铁出行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出行方式。在无人驾驶蓬勃发展的浪潮下,无人驾驶地铁也应运而生,其具备的诸多优势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目前正在我国多地及澳、法、印等各个国家快速发展。

无人驾驶地铁运营在即 四大优势推动化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步入“地铁时代”,地铁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而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地铁服务升级,提升效率与安全,无人驾驶地铁建设正加速开展。
 
  目前,地铁实现无人驾驶主要依靠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这类系统集成了包括无人驾驶在内的多项技术,可以在完全没有司机和乘务人员参与的情况下,实现全自动运营,自动实现列车休眠、唤醒、准备、自检、自动运行、停车和开关车门,以及在故障情况下实现自动恢复等功能。
 
  无人驾驶地铁“燕房线”拟在年内开通
 
  近两年来,我国在无人驾驶地铁的发展上不断提速,如今已经进入了应用前夜。据悉,北京房山区全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燕房线正在加紧全线空载试运行,拟在年内开通。
 
  燕房线是中国内地首条完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轨道线路。它按照目前世界上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的别建设,不仅有条件尝试“无人驾驶”,甚至取消了驾驶舱,整个线路的运营、维护都实现了智能化。
 
  燕房线无人驾驶地铁高运行时速80公里,每列4辆编组,定员960人。线路全长16.6公里,共设9座车站,在阎村北站与房山线换乘。燕房线列车全自动运行随着燕房线探索无人驾驶模式的可能性,未来这一技术有望成为北京地铁“标配”。
 
  上海、四川紧随其后
 
  同样拟在年底通车的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也采用了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驾驶信号系统,实现了无人驾驶。据悉,该线路列车可以自主进行自动运行、自动开关门、自动折返、自动出入库、自我诊断和维护等在内的全自动控制。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上海轨道交通14、15、18号线也是按照全自动运行标准建设的。
 
  除上海以外,四川成都也将迎来无人驾驶地铁。据媒体报道,成都地铁9号线将成为成都轨道交通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9号线从设计之初就决定采用无人驾驶模式。”
 
  国外也正在开发无人驾驶列车
 
  在今年的10月份,总部位于英国的力拓集团宣布其辆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已经在澳大利亚完成了无人驾驶任务,实现了近100公里(62英里)无人驾驶。
 
  此外,法国也在积极推进无人驾驶列车的研发。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国家铁路局计划在2019年开始测试无人驾驶的列车。这些列车配备侦测障碍物的感应器,随时探测并判断危险,进行紧急煞车,同时测试期间列车上仍会配备值守的司机应付突发情况。
 
  无人驾驶地铁的优势
 
  无人驾驶地铁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就在于其相对于人工驾驶具有非常多的优势。
 
  首先,无人驾驶地铁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无人驾驶地铁不仅具备智能上下班功能,能够准点上班、准时下半年,而且在“上下班”间隙,还能实现自动监测,确保车辆处于“健康状态”。
 
  其次,无人驾驶地铁更为节能环保。无人驾驶技术能使列车整个运行过程实现全自动控制,使得车辆按照接近优化的运行曲线进行运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另外,无人驾驶地铁可以节省人力成本。由于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地铁将不再配备司机,可以一定节省人力成本投入。
 
  后,无人驾驶地铁的安全性也更好。无人驾驶地铁实行全自动化运营,可以有效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运营故障,同时在遭遇不同天气、意外原因时,也能及时调整运营状态以及进行处置。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