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工智能机器人引发就业危机?与人类定位并不相同

人工智能机器人引发就业危机?与人类定位并不相同

2017-11-27 15:24:08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办税机器人阅读量:48209

导读: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浪潮的推进,机器人正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日前在河南投入使用的智能办税机器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从长远来看,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浪潮的推进,机器人正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日前在河南投入使用的智能办税机器人就是其中的代表。虽然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的应用短期内可能会对人类就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人工智能机器人引发就业危机?与人类定位并不相同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断提速,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也已成为主流趋势。在机器人一再扩张应用版图的形势下,许多行业都迎来了愈加专业的智能机器人“职员”。
 
  智能办税机器人面世
 
  目前,税务部门的办税服务大厅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很多还都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就算业务再娴熟,相对于机器人还是有很大差距。因而,近日一块名叫“税宝宝”的智能办税机器人在河南省投入应用。
 
  据悉,这款智能办税机器人除使用德国智能机芯片外,其他部分均使用我国自主部件打造。作为代智能办税机器人的1.0版本,目前“税宝宝”能够实现“六能”:能查税、听税、问税、看税、约税和办税。
 
  同时,“税宝宝”就可以轻松应对人机对话场景。展示现场,当工作人员提问时,尽管提问者的叙述并不算完整,但机器人立即就给予了语音回应,并同步在屏幕上显示出了应答文字。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税务硕士生导师朱广俊对办税智能机器人也给予了很高评价。他介绍,原来国内部分省份也曾尝试过纳税服务机器人,但那些机器人并不智能,更恰当地说,只能起到“导引”功能。他认为,这款“税宝宝”称得上当前先进的智能办税机器人。
 
  机器人还会代替哪些工作?
 
  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公布了首批四家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人工智能在中国正在进一步发力,包括农业、教育、金融、工业生产、城市管理等领域正加快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那么,机器人会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人类呢?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伦理学教授卡普兰曾做了一项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未来20年内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未来10年内,人工智能机器人将取代美国1500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美国就业市场的10%。
 
  根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职业报告》,技术革新的浪潮首先将会波及的是一批符合“五秒钟准则”的劳动者。根据这一理论,翻译、司机、保安、客服、家政、会计等职业在未来均存在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
 
  而在实践中,人工智能已经成功帮助劳动者完成了具有重复性的脑力工作。比如,支付宝的智能客服问题解决率已经超过了人工客服。这意味着,职业中可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任务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给机器完成,其中以行政、销售、服务业为危险。
 
  此外,就连医生这种高大上的职业也岌岌可危。今年1月IBM公司的沃森机器人来到天津第三中心医院,只用了十多秒钟就为一位胃癌晚期患者开出了详细的诊疗方案。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认为,未来5-20年,我们如果能够合理充分地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它将会大大提高医院内部的业务效率甚至医院间的转诊协作水平。
 
  不会真的让人类“无事可做”
 
  那么,人工智能究竟有什么魔力呢?“人工智能像人一样看、听、理解事物,与之对应的是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能力。”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认为,人工智能与传统的工厂流水线很大区别在于学习能力。
 
  越来越多的工作被交给人工智能机器人,是否意味着传统的劳动者被驱离?并非如此,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发展仍然需要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表现进行监控和分析,以及开展预测性的实验与评估。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也认为,人类不用过于担心人工智能会“砸”了我们的“饭碗”,因为在人与机器的竞争中,人是有智慧的,而机器只能是智能。人类要明白人类应做什么、机器应做什么。
 
  其实就目前来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加入,只是提升工作的完成效率与质量,并非是要完全取代人类的主导角色。而且,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也会促进新职业的诞生,为人类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因此,与其惊慌失措,不会积极作为,努力提升技能水平,从而在日益激烈的未来竞争中获取立足之地。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机器人交警“夸父”上岗:说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

    “夸父” 机器人作为全尺寸高动态双足仿人形机器人,基本实现国产化,支持360度全向移动,最高时速可达5公里,还能轻松完成20厘米高度的跳跃。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夸父
    2025-05-06 09:53:20
  • 宇树机器人五一兼职靶场累瘫 蹲下休息跷二郎腿充电走红

    据现场工作人员透露,机器人连续工作一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电量不足、过热等状况,甚至在表演时直接“瘫倒”在地,不得不紧急暂停活动进行抢修和更换电池。
    机器人宇树H1机器人
    2025-05-06 09:49:54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