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奥运因科技更精彩 前瞻2022北京冬奥会高科技

奥运因科技更精彩 前瞻2022北京冬奥会高科技

2017-12-04 09:40:36来源:新华社 关键词:人脸识别VR智能硬件阅读量:33597

导读:奥运会,既是体育盛宴,也是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秀”。无论比赛成绩的突破,观赛体验的飞跃,还是办赛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科技支撑。
  【中国智能制造网 技术前沿】奥运会,既是体育盛宴,也是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秀”。无论比赛成绩的突破,观赛体验的飞跃,还是办赛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科技支撑。

奥运因科技更精彩 前瞻2022北京冬奥会高科技
 
  从大型Led显示技术到“大脚板”无烟烟火,2008年北京奥运以“科技奥运”给人们留下难忘印象。如何再度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打造一届精彩、非凡、的冬奥会?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采访,前瞻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高科技。
 
  “奥运专列”刷脸上
 
  赛区间隔远?没关系,连通北京、延庆、张家口赛区的京张高铁预计将于2019年底完工。届时,北京至张家口快车次运行时间将从3小时12分缩短至1小时之内。
 
  自助购票、“刷脸”进站、行程规划、站内导航、WIFI全覆盖……通过一系列智能服务,京张高铁将为国内外乘客提供购票、进站、乘车的全链条服务,用高速和便捷消除空间距离。
 
  与此同时,京张高铁还将针对冬奥赛事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兴奋剂检测区、冰雪运动器材存放区使得京张高铁成为名副其实的“奥运专列”。在媒体专用包厢,媒体记者可以通过智能显示屏实时观看赛事直播,并通过WIFI信号随时发送相关稿件。
 
  智能公交随叫随到
 
  “奥运专列”是赛区间通勤的“主动脉”,公交系统则构成各赛区周边的“微循环”。
 
  我国将开发交通智能协同保障系统,统筹安排延庆、张家口赛区及周边交通资源,确保人员出行便利。
 
  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将成为公交系统的主角。我国科研机构研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在零下30℃的低温环境下,仅需几十秒就能使温度上升到0℃以上,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在冬季续驶里程急剧下降、无法启动等难题,为电动公交车提供强劲动能。
 
  我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无人公交车也将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只要打开手机,通过系统下达指令,智能公交车就能感知到用车需求,在乘客所在站点停车带客。
 
  VR观赛“亲临其境”
 
  无法到现场观赛?没关系,北京冬奥会的“智能观赛”模式将给观众带来非同一般的观赛体验。在5G网络的“高速通道”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60度回放、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将得到综合运用,为观众呈现一场视听盛宴。
 
  通过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亲临其境”,甚至从运动员视角观看比赛,比观众席上更具震撼力;360度回放技术通过30多个微型摄像机捕捉赛场图像并将所有画面无缝连接,可以将所有慢动作360度无死角转动回放,赛场上高速发生的一切“纤毫毕现”;用无人机阵实现的礼花效果,除能避免传统礼花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实现更加绚丽多彩的造型效果。
 
  运动科技赛场决胜
 
  历届冬奥会上,冰雪运动强国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运动员成绩的事例不胜枚举。未来,运动科技对于提升参赛水平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提升训练科学性和高科技运动装备将成为技术攻关重点方向。
 
  内置传感器的高科技运动服是备战北京冬奥会的研发热点之一。“传感器能感应和追踪肌肉纤维内部活动,通过应用程序报告各部分肌肉的运动状态。”科研人员说,这可以帮助运动员有针对性提升训练水平。
 
  速滑项目竞赛服也将“科感”十足。比普通纤维弹性强数十倍的橡胶材料的使用可减少体力消耗,双手及双腿处蜂窝样式的聚氨酯材料有利于减少空气阻力。奥林匹克竞技场上,胜负有时就决定在0.01秒之间。
 
  直饮水放心喝
 
  冬奥会场馆里将随处可以喝到安全放心的直饮水。为保证冬奥场馆高品质安全用水,张家口启动了崇礼奥运直饮水工程,采用北京理工大学水环境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水处理技术,为冬奥场馆提供高品质直饮水。
 
  这项处理技术通过创新的消毒方式,可以避免传统工艺中加“氯”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同时解决了网管二次污染难题,采用纯物理方式生成矿泉水标准的直饮水。
 
  先进水处理技术不仅确保冬奥会安全用水,也将惠及民生。目前,张家口怀来县已实现直饮水入户,日供水量3万吨,惠及人口约达20万人。按照规划,张家口市将全面实现直饮水公共服务。
 
  原标题:“奥运专列”刷脸上VR观赛“亲临其境”——前瞻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高科技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7月,低空巨头云集北京,共探无人机应用及防控

    “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作为中国华北地区无人机及无人系统领域首屈一指的风向标盛会,将于2025年7月5-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隆重举办。
    无人机无人机应用无人系统
    2025-04-27 14:52:06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