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我国进行无人机碰撞客机试验 研究“黑飞”治理应对举措

我国进行无人机碰撞客机试验 研究“黑飞”治理应对举措

2017-12-11 11:25:49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半城明灭 关键词:民用无人机无人机监管阅读量:42692

导读:近日,民航局进行了我国无人机与客机的碰撞试验,以研究后续应对措施。当然,要想推进无人机治理,还是需要从制度与技术两个层面同步入手。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无人机的快速普及,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黑飞”隐患。近日,民航局进行了我国无人机与客机的碰撞试验,以研究后续应对措施。当然,要想推进无人机治理,还是需要从制度与技术两个层面同步入手。

我国进行无人机碰撞客机试验 研究“黑飞”治理应对举措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相关技术的完善,无人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如今,民用无人机在测绘、救援、巡检、植保、警务等多个领域得到愈发普及的使用。然而,由于近年来无人机“黑飞”导致的扰航事件频频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损失,国家开始越加重视无人机的监管与相关研究。
 
  民航局进行无人机与客机碰撞试验
 
  今年以来,我国“黑飞”事件频发,隐患不容忽视。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2月2日、3日两天内,云南昆明长水机场发生4起无人机非法飞行事件;5月12日,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时间长达近4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40余个航班备降,60余个航班取消,140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针对无人机“黑飞”问题愈演愈烈的态势,民航适航审定中心启动了运输类飞机与无人机碰撞后果及安全风险研究工作,指派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成立项目组,联合相关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组建课题研究团队,共同开展无人机与运输类飞机结构的撞击试验研究。
 
  此次试验是中等质量的旋翼无人机与客机风挡在典型速度下撞击,结果客机风挡外层玻璃破碎。通过与仿真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无人机的制造材质、飞行姿态、飞行速度、体积重量以及客机被撞击位置等,均会对客机机体结构的撞击损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了解,该研究结果将作为无人机运行管理规章、设计制造的技术指导和决策依据。
 
  飞机遭遇无人机碰撞破坏程度或超过鸟类
 
  无人机如果撞上了民航客机,威力到底有多大?由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委托完成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无人机和飞机之间的高速相撞会造成严重破坏,破坏程度甚至超过鸟撞飞机。
 
  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在严重撞击中,无人机的锂离子电池可能会碎裂。但即使是在无人机部分无损的情况下,这些电池的温度也会开始上升,而如果受损的电池在撞击后嵌入了飞机内部,那么就有可能引起火灾。
 
  飞行员库克对此表示:“如果我们和一架无人机相撞,5500磅重的飞机和飞机上130加仑的航空石油燃料都会坠落到附近的居民区。”已退休的飞机机长罗斯担心的更多的是低空撞击。罗斯表示:“飞机在起飞和降落靠近地面时,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显然,这些无人机飞行的范围是可能对飞机造成损害的。”
 
  无人机碰撞事件呈上涨趋势
 
  除了中国之外,一些无人机使用大国也纷纷遭遇“黑飞”扰航之困。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2010年~2016年统计报告显示,欧洲范围内发生的无人机碰撞飞机或险些碰撞事件近1000起,其中有3起已确认为无人机碰撞事件,并造成飞机结构损伤、带来经济损失。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统计数据表明,无人机和飞机的危险接近事件从2014年之后逐年飙升,截至2016年8月已达650起。
 
  而在今年10月份,一架Skyjet航班在靠近加拿大魁北克市让-勒萨热机场的时候撞到了一架无人机,这是加拿大发生的无人机撞击飞机事故。加拿大交通部长称,这架飞机为比奇空中国王100,当时机上有8名乘客。“如果无人机撞到了引擎或驾驶舱,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说。
 
  治理无人机“黑飞”需从制度与技术同时着手
 
  如何治理愈发严峻的无人机“黑飞”呢?从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借鉴经验来看,需要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同时着手,共同推进。
 
  首先,从制度方面来说,生产商家要加强对无人机质量的把控和安全检测,同时要正确引导消费者合法使用;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无人机之前取得相关驾驶许可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则是为必要的;对于国家层面来说,则是要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设立相关机构对无人机产业进行更好地监管,同时加快无人机培训体系的建设。
 
  其次,从技术方面来说,厂商要持不断推动无人机安全技术的升级;行业与监管方可以通过建设“无人机云”,来对无人机进行定位;另外也应当加强“无人机电子围栏”的建设以及云数据的接口规范;此外,“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得到更大重视,以提升临时处置应对能力,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