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3D打印防伪再获突破 植入水印成版权保护新趋势

2017-12-11 16:01:21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阅读量:58122

分享:
导读:随着3D打印技术商用加速,涉及侵权纠纷的案例正逐渐增多。近半年以来,水印植入技术接连取得突破,为打击3D打印盗版行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欧洲议会近日有关3D打印版权保护问题的讨论引起业界高度关注。随着3D打印技术商用加速,涉及侵权纠纷的案例正逐渐增多,从法律与技术角度寻求问题破解之道刻不容缓。近半年以来,水印植入技术接连取得突破,为打击3D打印盗版行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3D打印防伪再获突破 植入水印成版权保护新趋势
 
  近日,欧洲议会就3D打印的版权保护与侵权者民事责任问题展开讨论,引起业界普遍关注。然而,议会上提出的三种解决方案都不令人满意,该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有关3D打印版权的争议近几年愈演愈烈,法律制度方面尚未取得突出成果,技术层面的防护措施也尚在探索之中。今年6月,小编曾为大家介绍过当前主流的几种3D打印版权保护技术手段,包括构设缺陷、平台加密以及使用特殊反光材料防扫描等。如今,短短半年过去,业内人士便又推出了新的防伪方法,有望成为新趋势,这就是植入水印技术
 
  我们都知道,很多2D印刷出版物都通过插入含有水印的防伪页来防止盗版,而3D打印也同样可以用水印来打击山寨货。较早研发这项技术的是美国一家名为Quantum Materials的公司,2017年8月,公司展示了其基本思路:将量子点(一种微小的半导体元件)嵌入到3D打印材料中,使之形成的标志,然后据此来识别打印件真伪。目前,该公司尚未制造出这种含有水印的打印件,预期将在几年内实现。
 
  三个月之后,印度的3D打印软件公司ProtoTech Solutions取得重大进展,他们研发的软件可将序列号、条形码等防伪符号自动植入3D打印产品的任意部位,形成水印,唯有通过X射线等扫描方可将其识别出来。这款软件的一大优势在于,它无需用户亲手把水印设计到模型文件中,操作起来十分便捷、。因此,该产品迅速被美国的3D打印软件公司看中并引入。
 
  很快,美国3D打印服务提供商Treatstock也在这方面迎来突破。2017年12月,该公司推出一项名为“Watermark”(水印)的技术,与前面讲到的两家公司不同的是,Treatstock的水印无论是从外部观感还是内部结构上都无法检测出来,它是一种嵌入到STL文件中的隐形水印。唯有用户将文件上传至公司为此开发的专用平台并输入正确密码之后,水印才会被检测到。此外,该平台还能检测用户文件被非法分发共享的情况,进而追查责任人。不过,实现这一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3D打印设备商愿意与之合作。
 
  Treatstock的想法与欧洲议会提出的其中一个解决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建立一个规范的针对3D打印对象的数据库。然而目前这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政策法规方面都还存在难度。
 
  尽管3D打印水印植入技术尚无法彻底解决其自身的版权困扰,但却在其他领域的防伪工作中大显身手。2017年11月,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光学公司ZEISS合作,研发出可用于文件、纸币和品牌商品的3D打印微型荧光水印,可有效避免针对这些物品的造假行为。
 
  虽然3D打印防伪技术日新月异,但要保护3D打印业者的版权不受侵犯,片面依靠技术或立法手段都行不通,二者必须结合发力,双管齐下。随着3D打印的商业化进程加速,涉及侵权纠纷的案例正逐渐增多,唯有法律与技术为之保驾护航,这片新兴市场才能健康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惠普开发3D打印三阶段自动识别和认证系统 2017-12-24 09:57:55
近日,就3D打印防伪问题,惠普实验室提出一个三阶段、低成本的自动识别和认证系统,3D打印对象不需要准备就绪认证。该方案适用于通过传统制造方法创建的3D对象。
欧洲议会讨论3D打印知识产权和民事责任问题 2017-12-12 09:21:01
日前,欧洲议会法律事务委员会JURI成员讨论了3D打印的知识产权权利和民事责任。然而,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或者尽可能详尽的定义,也就是说什么是“私人复制”,任何解决方案都难以被强制执行。
打击盗版 这款3D打印软件让文件IP得到保护 2017-12-06 09:44:22
日前,美国3D打印服务提供商Treatstock公司研发了一项名为Watermark 3D的技术,允许设计人员通过将隐藏信息嵌入到STL文件中来保护其文件免受版权侵犯。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