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业资讯

头条号

最新原创观点

百家号

资讯中心

大数据发展驶入快车道 数字中国建设步伐加快

2017-12-12 10:55:00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未闻花名阅读量:49516

分享:
导读:从概念到落地,经过近几年的政策部署,大数据发展驶入快车道。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时代机遇,开创发展新局面,已成为我国必须解答好的时代课题。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有人感叹:数据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纪为珍贵的财产。从概念到落地,经过近几年的政策部署,大数据发展驶入快车道。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时代机遇,开创发展新局面,已成为我国必须解答好的时代课题。


大数据发展驶入快车道 数字中国建设步伐加快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有人感叹:数据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纪为珍贵的财产。
 
  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国家治理、人民生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从概念到落地,经过近几年的政策部署,大数据发展驶入快车道。大数据已走在创新和生产力提升的前沿,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乃至保护也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要素。
 
  其中美国是早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早在2012年3月,美国政府就公布了2亿美元的《大数据研究发展计划》,提出通过提高美国从大型复杂数据中提取知识和观点的能力,加快科学与工程研究步伐,加强国家安全。
 
  紧随美国之后,日本政府于2013年发布了“创建IT国家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年至2020年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国家战略,强调“提升日本竞争力,大数据应用不可或缺”。
 
  现在,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技术研发、数据共享、安全保护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时代机遇,开创发展新局面,也是我国必须解答好的时代课题。
 
  “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12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
 
  会议强调,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在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要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占领大数据科研前沿,国家各个部门都应毫不迟疑地对给予支持,资本市场也不例外。
 
  其次,要构建一个全新的涵盖各行各业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就需要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真正让“互联网+”在工业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要发挥“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应用,真正让各个领域、行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构建一个全新的涵盖各行各业的互联网生态系统。
 
  第三,要强化大数据保障安全措施。在做好大数据各方面的规划和实施之前,一定要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加快法规制度建设,未雨绸缪的消除那些可能会对大数据发展产生掣肘的事情发生。
 
  第四,要在提速降费上为大数据的全面应用做好保障。今年7月底,三大运营商先后宣布,于今年9月份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比预定时间提前一个月完成目标。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关于征集智能工厂、数字孪生、大数据国家标准起 2024-06-04 13:22:14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24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国标委发【2024】25号),共计三项标准已正式立项,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智慧城市与数字中国建设:相辅相成,共筑未来 2024-05-23 10:37:35
近日,国家数据局连续印发了《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和《数字中国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清单》。
一周趣评:字节跳动发布豆包大模型家族;工业生 2024-05-20 17:53:02
大家好,欢迎来到《一周趣评》。2024年5月13日-5月19日,大模型、工业用电量、大数据以及果酒品类等领域都呈现出了哪些有趣动态和精彩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产品商城 更多


关于我们|本站服务|会员服务|商站通服务|旗下网站|友情链接|产品分类浏览|意见反馈|兴旺通|频道

智能制造网 -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Copyright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采购热线:0571-87759926媒体合作:0571-89719789

客服部:采购部:编辑部:展会合作:市场一组:市场二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