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 科技巨头该怎么做?

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 科技巨头该怎么做?

2017-12-14 09:39:29来源:IT168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阅读量:34626

导读: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较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围绕这一热门领域的竞争也不断加剧。现在的比赛已经不仅仅是人与机器之间的比赛,更是世界商业巨头之间的较量。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较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围绕这一热门领域的竞争也不断加剧。现在的比赛已经不仅仅是人与机器之间的比赛,更是世界商业巨头之间的较量。

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 科技巨头该怎么做?
 
  在好莱坞电影的情节线、杂志和新闻纸大量的封面上,人工智能(AI)和人类之间的较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预言家们警告说,人工智能会带来失业、违反法律,开始战争。但是这样的预测关系到遥远的未来。现在的比赛已经不仅仅是人与机器之间的比赛,更是巨人之间的竞争,这些巨人们都在争得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
 
  数字数据的可用性呈指数级增长,计算能力的强大和算法的辉煌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对计算机科学这个以前晦涩难懂的角落。包括Alphabet、亚马逊、苹果、Facebook、IBM和微软在内的西方大的科技公司正在投入大笔资金来开发他们的人工智能功能,就像他们在中国的同行一样。尽管难以将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与其他类型分开,但根据数据提供商PitchBook的数据,到2017年,公司已经完成了约213亿美元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并购,比2015年多26倍。
 
  机器学习是与这些公司相关的人工智能的分支。计算机筛选数据以识别模式并进行预测,而不被明确编程。该技术现在用于科技行业的各种应用,包括在线广告定位、产品推荐、增强现实和自驾车等。Uber领导人工智能研究的Zoubin Ghahramani认为,人工智能将像电脑的崛起一样具有变革性。
 
  了解人工智能的潜在影响的一个方法是查看数据库。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这些便于存储信息、挖掘见解和处理库存管理等认知任务。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的陈(Frank Chen)说,人工智能将使下一步的发展更具预测性和反应能力。
 
  和过去的个人电脑和手机电话等新技术的浪潮一样,人工智能有可能通过帮助他们检修现有业务,梦想成为新的企业来撼动科技巨头的业务。但它也带有一种威胁感。亚马逊“消费者”执行官杰夫·威尔克(Jeff Wilke)表示,“如果你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而且你不是把人工智能作为核心竞争力,那么你就是从外部为自己设定一项发明。”
 
  在激烈的竞争、高度的希望和炒作的推动下,人工智能热潮也可以感受到加州淘金热。尽管百度、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也在投资人工智能,并将其部署在国内市场,但明显的勘探者是西方科技公司。Alphabet被广泛认为是的,多年来一直从人工智能中获得可观的利润,并拥有许多的研究人员。但现在是比赛初期,比赛还远未结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大型科技公司将通过三种方式进行正面的对话。他们将继续争夺人才,帮助培养企业“大脑”;他们将尝试比对手更有效地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现有业务;他们会尝试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创造新的利润中心。
 
  人工智能的需求激增,远远超过了研究这些技术的学生的数量。对于人才的追求远比数据和计算力要简单的多。
 
  微软公司的Gurdeep Singh Pall表示,今天的人工智能系统就像“白痴”,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很棒,但是如果你不正确地使用它们,这将会是一场灾难。”招聘合适的人才对于公司的生存至关重要(有些创业公司由于缺乏正确的人工智能技术而失败),这引发了企业掠夺学术部门招聘教授和研究生的趋势。
 
  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安德鲁·摩尔(Andrew Moore)认为,招聘会现在类似疯狂的“感恩节黑色星期五销售”。学术会议。而好的招聘人员则是学术界的人工智能人物:像Facebook的Yann LeCun和谷歌的Geoffrey Hinton这样的人,既有前大学的教授,也能吸引其他人与他们一起工作。如果巨额薪酬还不够,专有数据也可以作为平局。
 
  如果这些都行不通,有些企业就会购买整个创业公司。在2014年,科技行业首先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当时谷歌花了大约5亿美元购买了一家没有收入和可销售产品的初创企业DeepMind,他们一群“深度学习”的研究人员。
 
  公司对如何处理员工有不同的理念。有些人(如微软和IBM)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投入巨资,发表了大量论文,但并不要求研究人员将他们的发现用于赚钱活动。在规模的另一端,苹果和亚马逊都没有太多的研究计划,他们期望所有的工作都能投入到产品中。 Google和Facebook之间的关系究竟是研究人员是否必须努力赚钱。
 
  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可能迫使企业变得更加开放。比如,Facebook的AI研究实验室。保密与吸引人的需要之间的这种折衷也适用于中国巨头。百度于2013年和今年在硅谷开设了两个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研究实验室。西方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对他们的评价很高,但是他们更喜欢为美国巨人工作,部分原因是他们相对透明。
 
  如果企业能够吸引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合适人选,产生的效应就会以指数的形式扩大员工的队伍。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的本尼迪克特·埃文斯(Benedict Evans)表示,人工智能“就像拥有一百万名实习生”一样,而这种计算能力将被整合到企业现有的业务中。
 
  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企业对用户需求的预测中为明显。例如,自动推荐和建议约占Netflix收看人数的四分之三,超过人们在亚马逊购买的三分之一以上。拥有流行应用Instagram的Facebook使用机器学习来识别文章、照片和视频的内容,并向用户展示相关内容以及过滤垃圾邮件。过去它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帖子,但通过相关性提供帖子和广告,使用户更多参与。
 
  如果没有机器学习,Facebook的应用人工智能团队的负责人Joaquin Candela认为,Facebook永远不会达到目前的规模。那些没有在搜索引擎中使用人工智能或使用比较迟的企业,可能会不同程度的陷入困境。
 
  亚马逊和谷歌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一系列业务方面的进展为迅速。机器学习使亚马逊的在线和物理操作更加。它在其现实中心有大约80,000个机器人,还使用人工智能对库存进行分类,并决定如何分配卡车。对于杂货店订购,它已经应用计算机视觉识别哪些草莓和其他水果已经成熟和新鲜,可以交付给客户,并且正在开发一种自动化的无人机,将在一天内交付订单。
 
  至于谷歌,它使用人工智能来分类YouTube上的内容,比如它的在线视频网站,并且除去(一些)令人反感的材料,并且在其应用程序Google照片中识别人并将其分组。人工智能也嵌入到Android及其操作系统中,帮助其更顺畅地工作,并预测人们有兴趣使用哪些应用程序。 Google Brain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佳研究组织之一,它通过改进搜索算法来提高机器学习的效益。至于DeepMind,通过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效,帮助了母公司节省了资金。
 
  人工智能也在企业界得到应用。 IBM的AI平台沃森(Watson)的老板大卫·肯尼(David Kenny)预测,将会有“两个认可机构”:从为消费者提供人工智能服务而获利的公司,以及为企业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司。实际上,这两个世界是因为科技巨人的云计算而相遇。提供商正在竞相使用人工智能来区分他们的产品并锁定客户。三大亚马逊网络服务,微软的Azure和谷歌云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为其他企业提供机器学习功能。例如,微软的云服务Azure帮助Uber建立了一个验证工具,要求司机在工作时自拍,以确认他们的身份。 Google Cloud提供了一个“求职API”,帮助公司将求职者与佳职位匹配起来。
 
  从零售到媒体等其他行业的许多企业都从云业务中的人们那里获益,认为这是人工智能的“民主化”。提供人工智能给那些没有技能或规模以独立建立先进能力的公司,可能是这个价值2500亿美元的云计算市场的一个赚钱的方式。但是提供商往往必须根据客户的复杂需求定制API,这是非常耗时的。微软以向客户销售软件并提供支持的历史似乎可能在这方面表现良好。
 
  迄今为止,科技巨头们大都试图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来从现有业务中获取利润。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希望人工智能能让他们建立新的业务。激烈竞争的一个领域是虚拟助手。智能手机非常了解用户,但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虚拟助手则旨在通过电话或智能手机进一步发展双方的关系。2010年亚马逊、谷歌和微软就投入了大量资金:其助手的语音识别效果更好。三星,Facebook和百度也在竞相提供。
 
  使用算法来变强大
 
  目前还不清楚独立扬声器是否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将不仅仅以文本的形式与互联网进行互动。
 
  在未来,增强现实(AR)设备是另一个人工智能的机会。像Snap这样的移动应用程序,一个消息应用程序,以及PokémonGo游戏都是AR的早期例子。但AR可以更彻底地改变人们与互联网的关系。AR设备将提供便携式人工智能功能,如同时翻译和面部识别。
 
  在AR竞赛中,大型科技公司并没有超过预热阶段。谷歌和苹果已经推出了AR软件开发工具包,他们都希望开发人员在其平台上构建使用AR的应用程序,也急于开发AR硬件。微软已经开发了一款名为HoloLens的耳机,但价格在3000-5000美元之间。其他公司,包括Facebook和苹果公司,都被认为正在计划自己的产品。
 
  科技公司正在推动数百万英里建立大型专有数据集,并利用计算机视觉来训练他们的系统以识别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这种潜在的利益是巨大的,个人交通是一个广阔的市场,价值10万亿美元左右。
 
  原标题:在人工智能这场竞赛中 巨头们该怎么跑?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持续投资布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基础层、模型层及应用层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广泛融合。
    人工智能服务平台
    2025-05-04 09:58:02
  • 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驶入快车道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和数据局,市卫生健康委,北京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出席,来自各央国企、研究机构,及京内外近500家人工智能上下游生态企业与会。
    人工智能中国智造
    2025-04-30 09:49:19
  • AI已经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瓶颈?

    在看似繁荣的表象下,行业共识正在逐渐浮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滞后,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实现真正智能化的最大瓶颈。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
    2025-04-28 15:32:08
  • 从“原子”到算法!人工智能领域的“元素周期表”诞生

    研究团队发现,处于同一“主族“的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与核方法)具有相似的数学内核,而位于相同“周期“的算法(如决策树与随机森林)则共享相近的泛化能力图谱。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
    2025-04-27 17:01:21
  • 宾利发布突破性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系统并不能完全取代宾利训练有素的工匠的技艺。通过自动化人工检测流程,该系统能够提供最高品质的皮革,工匠们可以用它来打造精致的手工缝制细节。
    人工智能皮革检测技术
    2025-04-27 14:42:55
  • 早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SK海力士完成96GB CXL内存模块验证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台,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SK海力士宣布,其基于CXL 2.0标准的DDR5 96GB内存模块已通过客户验证......
    人工智能内存模块数据传输设备
    2025-04-23 10:41:1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