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日自动驾驶竞争日趋升温 中国已一个身位

中日自动驾驶竞争日趋升温 中国已一个身位

2017-12-21 10:31:54来源:环球网 张阳 关键词:自动驾驶图像识别阅读量:27477

导读: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发展不断提速,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作为东亚邻国,日本和中国,正处于一场激烈而有趣的争夺中。
  【中国智能制造网 智造快讯】随着自动驾驶汽车发展不断提速,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作为东亚邻国,日本和中国,正处于一场激烈而有趣的争夺中。

中日自动驾驶竞争日趋升温 中国已一个身位
 
  日本经济新闻12月19日报道,让自动驾驶汽车在繁忙、不可预测的亚洲街道上顺畅地行驶,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日本和中国,正处于一场激烈而有趣的争夺中。
 
  快速的图像识别技术将是必不可少的,日本本田汽车已经确定了一个香港创业公司来提供相应的技术。
 
  12月12日,在东京的一次展览会上,SenseTime展示了它的技术。人们聚集在这家合资公司的展台周围,观看屏幕上显示的红色、蓝色和黄色的斑点。
 
  这些点代表街道上的人和车辆,SenseTime的技术可以同时跟踪100多个受试者,同时检测他们的年龄、性别,甚至是否携带了背包——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预测他们下一步的行动。
 
  本田公司已经同意与SenseTime合作开发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技术。吸引本田还有SenseTime丰富的人才储备——400名研究人员,其中包括120名博士。本田需要技术和人才来实现其2025年达到“四级”自动驾驶的目标。
 
  “日本人工智能专家数量有限,(SenseTime的)成就引人注目,”SenseTime的日本部门研究员Atsushi Kawamura说。本田研发部研究员Yuji Yasui补充道:“我们正在招聘大学毕业生和那些有工作的人才。”但我们还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利用SenseTime的人才和开发资源。
 
  几乎没有时间去浪费: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正迫在眉睫,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在争相获取必要的技术和人才,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即使是行业巨头也需要恰当的合作伙伴。
 
  而中国方面的关键玩家是中国大的互联网搜索公司百度。它正在推进自己的“阿波罗”自动驾驶项目。
 
  这一项目近被中国政府认证为的开发项目,将与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携手合作,开始对各种无人驾驶汽车进行测试。
 
  在今年11月北京举行的一场活动中,百度董事长兼执行官李彦宏(Robin Li Yanhong)公布了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的路线图,其中包括到2018年7月测试一辆自动驾驶巴士,到2019年开发一款自动驾驶汽车。
 
  据其介绍,自动驾驶巴士将将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合作,是一辆L4级自动驾驶汽车;汽车项目将与江淮汽车集团和北汽集团进行合作,是L3级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处理日常驾驶。
 
  今年10月,百度设立了“阿波罗”计划,目标是创建一个无人驾驶技术平台,该平台吸引了包括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Ford Motor)和戴姆勒(Daimler)在内的约50家企业的参与,以及英伟达(Nvidia)和英特尔(Intel)。据说,阿波罗计划中有1700多名中外参与者。百度还在硅谷建立了自主驾驶技术研发中心。并设立了一支总额达10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用于投资100个相关项目。
 
  种种迹象表明不管怎样,自动驾驶汽车的时代即将到来。根据普华永道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将有73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达到第L4级甚至L5级。到2030年,将有81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
 
  与本田一样,日本的许多其他汽车制造商也在与初创企业携手合作,以弥补自身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不足。但三菱汽车(Mitsubishi Motors)执行官苏木康隆(Osamu Masuko)表示,“除非我们聘请自己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专家,否则我们将无法生存。”
 
  终,中日之间的竞争可能不仅要靠高超的技术,还要依赖于谁能进行多的道路测试。
 
  日本一直是自主技术的,尤其是与图像识别相关的技术。但是,由于严格的规章制度阻碍了道路测试,被束缚住了手脚。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政府鼓励在道路上进行测试。
 
  除了一些已经进行许久的测试之外,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制定发布了指导文件规范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根据新规,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可申请自动驾驶车辆临时上路行驶。
 
  现在,日本也急于赶上世界的步伐。今年6月,日本警方发布了一条关于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新规定。上周,一个团队在爱知县的一条普通公路上测试了一辆远程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
 
  原标题:中日自动驾驶竞争激烈 日本已落后一个身位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