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解析:为什么AR对每个企业来说必不可少?

解析:为什么AR对每个企业来说必不可少?

2017-12-22 10:47:43来源:VR陀螺 关键词:ARVRAR技术阅读量:41506

导读:在今年11-12月卷的《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刊登了一篇题为《A MANAGER’S GUIDE TO AUGMENTED REALITY》的长文,专门指导企业管理人员如何将新的AR技术应用在生产、创业的各个环节中。
  【中国智能制造网 市场分析】AR的影响力有多大?已经足够引起哈佛大学的关注。在今年11-12月卷的《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刊登了一篇题为《A MANAGER’S GUIDE TO AUGMENTED REALITY》的长文,专门指导企业管理人员如何将新的AR技术应用在生产、创业的各个环节中。

解析:为什么AR对每个企业来说必不可少?
 
  在今年11-12月卷的《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刊登了一篇题为《A MANAGER’S GUIDE TO AUGMENTED REALITY》的长文。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来头不小:Michael E. Porter,哈佛商学院教授,他是当今战略,是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父",在2005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强排行榜上,他位居。
 
  另一位作者James E. Heppelmann,系PTC集团的CEO兼总裁。PTC(美国参数技术公司)为的企业级软件开发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2016年从高通手中买下AR开发引擎Vuforia。
 
  一位是管理学的理论派专业人士,另一位则是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管理人员,那么在二者看来,AR究竟应该如何融入企业管理之中呢?
 
  以下为全文:
 
  我们可接触的海量数据和物理世界存在天然界限,现实是3D世界,而当前启示我们行动和作出决定的丰富数据却受困于2D的纸张和屏幕之上。横亘在现实和数据世界之间的鸿沟,束缚着我们利用来自数十亿智慧互联产品创造的信息洪流和洞悉想法。AR,是一套将数据和图像信息叠加在物理世界的技术,旨在连接物理世界与数据并释放人类独特的能力。尽管AR目前仍处在婴儿期,但AR已经做好进入大众市场的准备;根据此前的一项市场预测,截至2020年我们在AR技术上的花费将达600亿美元。AR将影响从大学到社会企业的各行各业以及各种机构组织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AR是什么、其演进的技术和应用,以及这项技术为什么会如此重要。随着SCP的扩散,AR的意义也将随之呈指数级增长,因为它放大了创造价值和重塑竞争的力量。AR将成为连接人与机器的新接口,在数字与物理世界之间架设桥梁。亚马逊、Facebook、通用电气、梅奥医学中心和美国海军等先锋组织正在使用AR技术,并对质量和生产力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我们提供了一个公司该如何部署AR的流程图,并解释他们在将AR整合到战略和运营中时将面临的关键选择。
 
  增强现实是什么
 
  AR这项技术已经孤立存在了几十年,但直到近年来才有了真正能发挥其潜力的技术出现。从核心上来说,AR将大量的数据和分析转换成能覆盖在现实世界中的图像或动画。在今天,大多数AR应用通过移动手机实现,但越来越多的交付将转移到免提的可穿戴设备上,如头戴式显示器或智能眼镜。虽然很多人都熟悉简单的AR娱乐应用程序,如Snapchat的滤镜和 Pokémon Go游戏,但AR在消费者和B2B环境中的使用方法都相当重要。例如,在驾驶员的视线内直接放置导航,可发出碰撞警告并提示其他信息的AR提示显示器现在可适用于几十种车型。工厂工人的穿戴式AR设备正在成千上万的公司中试用。AR正以更快的速度补充或取代传统的培训手册及方法。
 
  更广泛地说,AR实现了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模式,我们认为这将对数据在互联网上的结构、管理和交互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网络改变了信息的收集、传输和访问方式,但它在平面屏幕上的数据存储和交付页面的模型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它需要人们在三维世界中,在心理上翻译二维信息。任何使用说明手册修复过办公室复印机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总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通过将数字信息直接叠加到真实的物体或环境上,AR允许人们同时处理物理和数字的信号,而无需在心理上桥接二者。这提高了我们迅速而准确地吸收信息、做出决策并快速地执行所需任务的能力。
 
  汽车上的AR显示器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直到近,使用GPS导航的驾驶员都还必须在平面屏幕上查看地图,然后弄清楚在现实世界中该如何实现。举个例子,为了从繁忙的环形交叉路中找到正确的出口,驾驶员需要在道路和屏幕之间不停转换视线,并将地图上的影像在心理进行转换并找到正确的路。而AR的提示显示器可以直接让驾驶员通过挡风玻璃看到导航图像,这减少了心理处理信息的过程,防止分心,并大限度地减少驾驶员的错误,让人们专注于道路。
 
  AR正在消费市场中取得进展,但其在工业环境下对人类的影响会更大。设计和制造美国海军航母的Newport News 造船公司正在其制造过程结束时使用AR来检查船舶,标志不属于完工运输船的钢结构建筑物。历史上,工程师们必须不断将实际船舶与复杂的二维蓝图进行对比。但使用AR,他们现在可以直接看到叠加在船上的终设计,将检查时间从36个小时减少到了90分钟,缩短了近96%的时间。总的来说,使用AR的制造任务通常会比平时节省25%或更多的时间。
 
  AR的关键功能
 
  正如我们先前所解释过的,通过我们的家庭、工作场所和工厂传播的SCP使用户能够实时监控产品操作和状况,控制和远程定制产品操作,并使用实时数据优化产品性能。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智能和连通性允许SCP完全自主。
 
  AR有力地放大了由这些功能创造的价值,具体来说:其一,它改进了用户可视化的方式,从而使用户更加便利地访问所有新的监控数据;其二,改变了用户接受和遵循产品操作的指导方式;其三,改变了用户与产品本身进行交互和控制的方法。
 
  想象
 
  AR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X射线视觉,可以揭示事物那些很难被看到的内部特征。例如在医疗设备公司AccuVein,AR技术将患者静脉的热特征转换成叠加在皮肤上的图像,使得静脉更易于被临床医生找到。这极大地提高了抽血和其他血管手术的成功率。使用AR技术比不使用时次尝试穿刺并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了三倍多,并使“升级”(例如呼救)的需求减少了45%。
 
  Bosch Rexroth是制造业中使用的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的供应商,他们采用增强型AR可视化技术来演示智能连接型 CytroPac液压动力装置的设计和功能。AR应用程序允许客户在多种配置下查看设备内部泵3D演示和冷却选项,以及子系统的配合方式。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VR和AR技术的未来趋势:重塑互动与体验

    随着VR和AR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将继续在各个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娱乐体验到改变教育和培训的方式,从革新医疗保健和远程医疗到创造全新的购物体验,VR和AR技术的未来趋势预示着一个充满创新和机遇的新纪元。
    VR技术AR技术
    2024-12-24 09:41:33
  • 从“摩羯”预警看未来:XR与虚拟演播室技术载智慧城市的应用

    央视频发布的这则台风预警AR视频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和应用的尝试,更是对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一次深刻思考和展望。
    ARVRVFX
    2024-09-11 08:14:52
  • AR竞逐白热化,赛道惊现5亿大额融资!

    这一国内AR领域单笔最大规模融资的完成,不仅预示着AR产品即将迈入商业化快车道,也标志赛道竞争火热,各方力量正加速集结,着力争夺这块“蛋糕”。
    ARAR眼镜
    2024-01-17 13:20:20
  • 数字赋能新体验!中国移动助推文旅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

    中国移动深入推进“互联网 ”,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上线上云,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大数据元宇宙VR
    2023-11-03 10:50:59
  • 据传三星XR头显将支持“嗅觉” 或有助于提高VR体验沉浸感

    目前,三星尚未透露XR新品的大多数细节,但猜测它会搭载高通芯片以及谷歌操作系统,并且能够兼容三星Galaxy手机和手表产品。
    XR头显VR
    2023-09-16 09:16:23
  • 歌尔光学发布新一代VR产品及AR-HUD PGU模组

    7月29日,由歌尔股份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光学”)主办的“2023VR&AR显示光学技术峰会”在青岛举行,来自光学显示领域的50家国内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以及行业领域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行业盛会。
    VRAR光学显示
    2023-08-02 13:35:14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