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2017年传感器家族持续壮大 这些“新生儿”前途无限

2017年传感器家族持续壮大 这些“新生儿”前途无限

2017-12-28 14:51:27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编辑:齐之越 关键词:传感器物联网阅读量:55158

导读:“万物互联”正在由概念加速转变为现实,物联网的“神经末梢”——传感器的种类随之迅速增长。2017年,传感器家族又迎来了身怀绝技的大量“新生儿”。
  【中国智能制造网 本站原创】“万物互联”正在由概念加速转变为现实,物联网的“神经末梢”——传感器的种类随之迅速增长。2017年,传感器家族又迎来了身怀绝技的大量“新生儿”,它们中有不少前途无限,有望在日后迸发出强劲活力,大有可为。 
传感器家族持续壮大 这些“新生儿”前途无限
 
  随着物联网时代脚步临近,“万物互联”正在从一个概念演变为无所不包的现实,而在这一进程中,物联网的“神经末梢”——传感器的种类正在迅速增长。无论是太空遨游、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勘察,还是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生物工程、文物保护,都少不了传感器作为先行军在一线发光发热。
 
  要把我们的生产生活串联为统一的“生命体”,传感器研发是为基础而又至关重要的长期工作。2017年,传感器家族又收获了身怀绝技的大量“新生儿”,它们中有不少前途看好,有望在日后迸发强劲活力。
 
  伴您出行的安全卫士
 
  Lidar激光传感器
 
  Lidar激光传感器是美国硅谷初创企业Luminar于今年4月宣布将投入生产的一款产品,它专用于无人汽车,是改善无人驾驶汽车安全性的关键零部件。Lidar传感器发射的激光脉冲能被物体反射,从而让无人驾驶汽车观察周围环境。根据该公司执行官的观点,企业应首先致力于完善传感器的功能,而非通过降低价格让大众更易负担。这种先技术后营销的理念无疑有助于打造精品,不过可能会导致产品在问世初期价格不菲。
 
  Vayyar 3D传感器
 
  虽然部分企业目前已把目光投向无人驾驶汽车传感器的研发,但另一批业者仍然有意于改善人力驾驶汽车的使用体验。
 
  Vayyar是英特尔前副总裁Raviv Melamed等人成立的一家科技公司,它于今年7月推出一款车内新型3D传感器,可以监测车内乘客生理状况,也能向驾驶员发送提醒,避免其在驾驶过程中犯困、打瞌睡。Vayyar 3D传感器不仅体积小,而且制造成本也具有优势。即使在浓雾或高温等恶劣环境中,该传感器的运作也畅通无碍,不会遭遇盲点。在智慧交通的安全设备市场,Vayyar 3D有望大展身手。
 
  Ghostbuster
 
  助力安全驾驶的传感器并不全是车载型的,也可以被固定在路上。今年12月,来自德国萨尔大学的三位工程师研发了名为“Ghostbuster”的3D打印传感器,可以在车辆迎面交汇时发出警报。Ghostbuster灵敏度极高,甚至能够检测到几乎无声的电动车,并将车辆与动物区分开来。Ghostbuster的另一大优势在于环保——它由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池供电。如果投入正式使用,那么Ghostbuster大约可以在50米/个的密度下正常发挥作用,预报潜藏的危险。
 
  陪您运动的健康助手
 
  ReimaGO
 
  智能可穿戴设备经过前几年的大火之后,近来呈现出“伪饱和”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开发细分领域的特色产品方为市场制胜之道。今年1月,芬兰儿童户外服装品牌Reima公司便推出这样一款针对特殊人群的新品——首款儿童专属运动传感器ReimaGo。
 
  ReimaGo可以被孩子装在口袋里,陪伴他们完成全天的各项活动,记录其运动情况。考虑到儿童活泼好动、无所不到的特点,特别进行了防水处理,防水深度高达30米。这样一来,无论是打雪仗还是游泳,ReimaGo都可与用户形影不离。
 
  测量体温的“耳机”
 
  这款新型传感器还没有名字,它是今年7月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发的。该设备可以佩戴在耳朵上,能实时测量用户的体温,从而让其密切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几乎适用于任何环境和任何类型的活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含有一个麦克风和致动器,这两个部件使其兼具“骨传导助听器”的功能。换而言之,用户在戴着这款设备时,仍然能听到周围环境中的声音,不会影响用户的信息接收与沟通交流。
 
  从出芽到入口,这些传感器让您吃得更好
 
  土壤多用途传感器MJ1011
 
  土壤的含水量、温度、酸碱度以及导电性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着莫大影响,然而这也正是种植者难把控的一组变量。为此,半导体科技企业罗姆半导体于今年研发了一款麦克风型的多用途土壤传感器MJ1011,帮助农户监测多项土壤指标参数。
 
  MJ1011与该公司农业物联网监测站相连,可在长时段内持续提供实时监测服务。MJ1011的一大优势也在于节能,它内建低耗电的微控制器,地面部分则由太阳能供电,传感器运作、系统运算以及数据传输都可在太阳能支持下完成,无需额外配备供电装置。
 
  比发丝还细的温度传感器
 
  农作物长势良好只能保证一半的口感,后期的贮存情况也对其美味度有莫大影响。为此,瑞士一个研究团队于今年10月研发了一款仅有16毫米厚的温度传感器,比人类发丝还要细不少。这款传感器可弯曲,可拉伸,即使在皱巴巴的情况下也能工作,适用于车船的冷藏室等场景,可以将食物的实时温度汇报给用户,确保贮藏温度利于食品保鲜。
 
  不过,如此纤细的传感器,一不留神吃进嘴里怎么办?不必担心,该装置的组成材料是镁、二氧化硅和氮化硅,对人体是无害的。即使进入身体,传感器终也会降解。有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守护,食材的新鲜美味度有望更上一层楼了。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磁传感器市场持续升温,相关供应商加码布局

    Allegro有约73%收入来自汽车市场(如电动车电机控制、ADAS系统),21%来自工业领域(如工厂自动化),其余为消费电子和通信。
    磁传感器传感器
    2025-04-16 16:50:07
  • 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视频管理系统(VMS)实现互联未来

    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的结合将为实现互联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整合物联网设备和VMS系统,可以实现更广泛的监控、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开放平台VMS实现互联未来,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势。
    物联网物联网设备开放平台VMS
    2025-04-16 09:48:35
  •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通往更智能未来的大门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蕴含着变革性的潜力,有望重塑各行各业,彻底改变日常生活,并为更智能、更互联的未来铺平道路。未来,AIoT技术将更加自主,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
    2025-04-14 11:28:21
  • 如何构建成功的物联网应用?策略与实践

    物联网旨在创建一个互联互通、情境感知的环境,使设备能够无缝地相互通信并共享实时数据。据Statista预测,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590亿美元。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
    2025-04-14 11:18:52
  • L4级自动驾驶!埃安滴滴合作新车亮相

    最近,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开发的首款L4级自动驾驶车型正式亮相。据悉,滴滴自动驾驶的硬件平台配备了33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红外相机和声音传感器等。
    L4级自动驾驶广汽埃安滴滴传感器
    2025-04-14 10:58:48
  • 广东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人工智能对教育有何影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报告,全球已有超过40%的教育机构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物联网
    2025-04-14 10:12: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能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智能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智能制造网”,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电话:0571-89719789;邮箱:1271141964@qq.com。

不想错过行业资讯?

订阅 智能制造网APP

一键筛选来订阅

信息更丰富

推荐产品/PRODUCT 更多
智造商城:

PLC工控机嵌入式系统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金属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仓储物流环保设备化工设备分析仪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生物识别传感器电机电线电缆输配电设备电子元器件更多

我要投稿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1271141964.qq.com
  • 联系电话0571-89719789
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领域“互联网+”服务平台
智能制造网APP

功能丰富 实时交流

智能制造网小程序

订阅获取更多服务

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抖音

智能制造网

抖音号:gkzhan

打开抖音 搜索页扫一扫

视频号

智能制造网

公众号:智能制造网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视频号

快手

智能制造网

快手ID:gkzhan2006

打开快手 扫一扫关注
意见反馈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